

院舍不幸有爆發潮,照顧人手、檢疫中心、醫療床位通通不足,猶如戰場。職員手忙腳亂,未及與照顧者保持聯絡,令照顧者更擔心。

照顧者Amy
與母親失聯
照顧者Amy的媽媽確診新冠肺炎,目前已送院。院舍馬上通知家人。不過在母親確診前,Amy已跟媽媽失聯數天⋯⋯
Amy是接到媽媽所住的院舍通知,有院友確診並已送院;接獲通知時,已是確診後數天。院舍又通知,未來日子不會接收外來食物,並會減少視像通訊;但未有提及其他院友需否檢疫。由於媽媽平日要職員協助用電話,Amy收到消息後嘗試致電,媽媽都沒接。
Amy只能打電話給院舍,跟進媽媽狀況。據職員說,媽媽同房有人發燒,但未確診;所有人只能留在自己房間。Amy估計,職員仍有每天為院友做檢測。她說體諒院舍在爆發下十分繁忙,會繼續等消息。

照顧者Fiona
接回家人?
照顧者Fiona在臉書上留言,說母親在院舍所住樓層發現有人確診,此前其他樓層已有二三十宗個案。院舍容許Fiona接走媽媽,她目前在家工作,「想接佢返嚟避一避先」。
不過媽媽有三高,要吃營養奶粉幫助血糖指數;間中失禁;需要用助行架。Fiona擔心,回家後有事要去醫院,會有難度。在院舍則天天有醫生姑娘觀察。思前想後,不知如何是好。
不料,媽媽竟不想回家,認為院舍很好,乾淨嚴謹。Fiona引述院舍護士指,院內確診者會立即隔離,有指定護士只照顧確診者等等。Fiona會繼續觀察,同時遊說媽媽回家。
院舍自救
檢疫中心床位不敷應用,社署出通知,當院舍有院友或員工懷疑患上或確診新冠肺炎,院舍應讓他們留在院舍中等候安排和醫療指示。爆疫院舍只能硬著頭皮,加入抗疫前線。
安老院負責人李輝接受電台訪問形容:「我哋想自救,但又冇武器。」她解釋不是每間院舍適合做隔離,院舍也沒有保護衣、N95口罩等物資,暫時的做法只能把二十多個陽性院友聚集在一區,用紅白藍膠袋圍住,加強抽氣和消毒。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在新聞稿強調「院舍是照顧者非治療者」,指業界一直面對嚴峻人手短缺、院舍沒有足夠隔離空間、缺乏防疫物資及專業醫護人員、更沒有負壓系統等設備裝置。

水深火熱之際,有照顧者選擇互助:
「為了守住院舍,我們現在為他們買成藥。他們返工時間是買不到。職員有支持才有動力照顧好長者㗎。很多職員都是外勞,將心比心,她們都好孤單。」
- 原址檢疫恐爆離職潮
-
有院舍早前商討「原址檢疫」,院長坦言不忍將長者送走:「始終我們的照顧會比較好。」然而已有員工呈上辭職信。「護士同事講到明寧願去竹篙灣,有裝備、有休息,留在院舍可能要24小時照顧院友。」院長說還在與相關同事商量,但社署的新指引,已可預計更多人離職:「社署係咪想全世界一齊冧?」
家人幫忙照顧?
院舍面對的不僅是院友感染,更有職員因感染或成密切接觸者而不能上班,人手非常短缺。社署於2月18日出通知,建議院舍在可行的情況下,可以容許已完成接種疫苗,並持有到訪院舍當天的抗原快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的家屬,到院舍協助照顧住客。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
「(以上措施)幫到的不是太多。有確診的院舍,家人入去風險很高;沒確診的,戒備心也很重,所以沒有太多院舍邀請家人入內幫忙。」

蔚耆苑院長蔣慧儀:
「我們曾邀請一位不肯進食的院友家人入內,不過這個安排僅由院方主動提出,家屬不可自行要求。」

撤離到亞博
如果家人未確診,則可能要撤離,被送到亞洲國際博覽館的臨時檢疫中心。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於2月13日發表網誌,宣佈最新的院舍檢疫安排:
1 | 當只有員工確診,不屬緊密接觸的院友無須檢疫 |
---|---|
2 | 在亞博接受檢疫的院友,如第七天的檢測結果屬陰性,檢疫的日數會由14天縮短至7天 |
3 | 同期檢疫的院舍員工,如第七天的檢測結果屬陰性,檢疫日數亦會縮短至七天,可讓他們回院舍照顧院友 |
4 | 院友回到院舍後,會在第8天及第12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 |
5 | 在防疫條件合適下,院友可在原院舍作隔離式檢疫,而院舍必須遵守衞生當局的防疫要求 |

入住亞博檢疫中心後,長者由誰照顧?
院舍的準備
社署回覆大銀的查詢表示,臨時檢疫中心護理團隊會為受檢疫的長者提供24小時的個人照顧服務,包括餵食、清潔、護理和健康監察。醫管局會安排外展服務為院友提供醫療監測及支援。
另外,2020年10月,社署發表《有關 2019 冠狀病毒病 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有住客或職員成為確診個案應變安排須知》。指引要求院方:
1 | 經常更新院友的監護人/保證人/家人/親屬的緊急聯絡電話清單 |
---|---|
2 | 照顧住客時須特別注意的資料
|
3 | 為院友準備「平安包」
!不可自備輪椅或步行器 |
4 | 院友回到院舍後,會在第8天及第12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 |
5 | 為撤離的住客預備識別手腕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