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a的媽媽是中晚期認知障礙症,住在院舍,疫情爆發後家人沒法探望,媽媽也不能如往常外出飲茶,情緒大受影響,不久就開始咳嗽。

Eva馬上聯絡媽媽看開的中醫師,還未服中藥,已經發燒狂咳。Eva當時非常擔心:「出事啦!我腦裡出現⼀幕幕媽媽要送去醫院,偏偏又是瑪嘉烈醫院,要隔離不能探……媽媽會有譫妄……幾何級數地差下去……她曾經做預設醫療指⽰,講明臨终時希望⼦⼥陪伴,如果今次出事,就不能達成了……」
Eva愈想愈怕,決定去私家醫院看急症。
到了私家醫院,醫護問了情況後如臨⼤敵,說沒有負壓病床,如果照肺後有花,即要送⼊公立醫院。「我心裡不斷祈求奇蹟。」Eva說。幸好X光報告指肺部正常,醫⽣開了抗⽣素,說若沒好轉,都要⼊公立醫院。
媽媽不需要住院,回到院舍後四五天漸漸康復。
擔心公立醫院限制探訪,一些照顧者會選擇去私家醫院,但緊急個案,私家醫院未必會接收,非緊急的住院服務和探訪,每間醫院也有其要求。
以養和醫院為例,第五波疫情爆發,防疫措施已到達「緊急應變級別」。
1 | 入院前先評估 所有病人必須接受「流行病學監察分流評估」,病人出現衞生防護中心2019冠狀病毒病呈報準則,就會立即通知衞生署,安排轉介公立醫院。 |
---|---|
2 | 拒絕服務 有三類病人,養和醫院會拒絕提供門診或者入院,除非得到養和醫療管理委員會,以及衞生署批准,而冠狀病毒核酸測試呈陰性。
|
3 | 核酸測試 所有入院及門診的病人,都要出示三日內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測試陰性報告。如果沒有,而「流行病學監察分流評估」結果呈陰性,也需要接受新冠病毒抗原篩查。 |
---|---|
4 | 隔離房間 所有入院及門診的病人,都要出示三日內有效的新冠病毒核酸測試陰性報告。如果沒有,而「流行病學監察分流評估」結果呈陽性,就需要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並在隔離房間等待檢測結果。 |
- 視像會診服務
-
養和醫院亦有視像視診服務:
病人可預約家庭醫學門診、過敏病科中心、綜合腫瘤科中心(港島東)、心臟科中心的醫生,之後院方會以電郵發送預約確認信,病人需按指示繳付費用以確定預約。
預約時間前,護士會透過視像會議為病人登記資料,再由醫生進行視像會診。
診症後,如果有處方藥物,病人可親身領取或授權他人代取。
探訪安排
照顧者選擇私家醫院,其中很重要的考量是可以探望病人。
私家醫院雖然比公立醫院相對寬鬆,例如每次可以有2位訪客,而不是公立醫院規定的1位,但就有額外的要求。
像養和醫院,甚至有自己的「養和健康碼」。

緊急應變級別探訪
1 | 訪客須在探訪前接受冠狀病毒核酸篩查,並呈陰性,「養和健康碼」就會轉為綠色,並且更新有效期限。 |
---|---|
2 | 進入醫院範圍要戴口罩、量體溫。 |
3 | 每1位住院院人,每次探訪不多於2名已登記訪客。 |
4 | 非住院病人,只可以有1位陪同人士,化療中心、腎科透析中心、體外受孕中心的病人,可以登記最多2位訪客,但每次探訪只限其中1位。 |
第五波疫情爆發前,一樣需要有「養和健康碼」,但每位病人最多可登記4位訪客,而每次探訪不得多於2名已登記訪客。
全港13間私家醫院防疫要求
- 上門醫護復康
-
- 在家離世
-
病人若然渴望留在家中,香港目前已經有醫護團隊上門照顧臨終病人,並且與殯葬機構合作「一條龍」服務:由臨終醫護照顧、辦理死亡證、靈車把家中遺體送去殯儀館、出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