瞓唔著 點算好 課堂一:照顧者的失眠

瞓唔著 點算好?
class 11 img 1

香港人普遍不重視睡眠,文化上甚至覺得睡得多是懶。
調查發現,港人每天平均睡6.5小時,少於醫學界建議的7至9小時。
而照顧者的睡眠情況,往往更不理想。
來做個小測驗,了解自己有沒有睡眠問題。

ISI 失眠嚴重指數

1. 評估現時(過去兩星期)失眠問題的嚴重程度

沒有
0分
輕微
1分
普通
2分
嚴重
3分
非常嚴重
4分
入睡困難

沒有
0分

輕微
1分

普通
2分

嚴重
3分

非常嚴重
4分
難以維持睡眠

沒有
0分

輕微
1分

普通
2分

嚴重
3分

非常嚴重
4分
太早睡醒的問題

沒有
0分

輕微
1分

普通
2分

嚴重
3分

非常嚴重
4分

2. 有幾滿意/不滿意現時的睡眠狀況?

非常滿意
0

1

2

3

4

非常不滿意

3. 睡眠問題妨礙日常運作 (例如日間疲勞、處理工作/日常事務的能力、集中力、記憶、情緒等等) 到那一個程度?

完全沒有妨礙
0
少許妨礙
1
頗為妨礙
2
非常妨礙
3
極之妨礙
4

完全沒有妨礙
0

少許妨礙
1

頗為妨礙
2

非常妨礙
3

極之妨礙
4

4. 睡眠問題在降低生活質素而言,在其他人眼中有幾明顯?

完全不明顯
0
少許明顯
1
頗為明顯
2
非常明顯
3
極之明顯
4

完全不明顯
0

少許明顯
1

頗為明顯
2

非常明顯
3

極之明顯
4

5. 對現時的睡眠問題有幾憂慮/苦惱?

完全沒有
0
少許
1
頗為
2
非常
3
非常大
4

完全沒有
0

少許
1

頗為
2

非常
3

非常大
4

總分 0

分數總和: 0-7分沒有失眠問題;8-14分輕度失眠問題;15-21分中度失眠問題、22分或以上嚴重失眠問題。

來源: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

class 11 img 2

「媽媽患有認知障礙症,半夜會獨自跑出街,也試過走失,我晚晚都提心吊膽。」

「爸爸愈來愈論盡,擔心他半夜起身上厠所會跌親,我會唔敢瞓,或者好醒瞓。」

CASE

「被照顧者瞓到,照顧者就有得瞓啦!」

林小姐的媽媽94歲,屬晚期認知障礙。有一段日子,林小姐半夜起身兩次,每四小時替媽媽換一次尿片,加上媽媽有咳,要起身給她喝暖水潤喉嚨。

她在照顧媽媽的過程發現,為被照顧者安排日間活動,可改善他們的睡眠質素和健康。他們有規律的作息,照顧者亦可以一覺睡天光。

「媽媽以前七、八點瞓,現在讓她九點上床睇電視,十二點換片、瞓覺。大約早上七點起床,替她轉身,讓她賴一下床,再跟她玩下,教她一點東西,慢慢她的作息變得規律,身體也好了。」

class 11 img 3

「通常照顧工作和責任越大,照顧者的失眠問題越嚴重。」

睡眠專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的研究發現,約七成照顧者出現失眠情況。每周的睡眠時數比一般人少三小時,而且睡眠質素欠佳,源於一些誘發因素,例如照顧壓力。不少照顧者因疼惜長者、把長者放在首位,擔心很多事情。亦有因「唔敢瞓」或「好醒瞓」——家中沒有額外人手輪流照顧,變相廿四小時隨時候命,照顧者長期處於「過度覺醒」,因壓力導致身心緊張。

「好多時候,照顧者因出現失眠問題,逼不得已決定送長者到療養院。可是隨後仍沒法改善失眠情況,因為已養成一些不良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如睡午覺、飲咖啡或奶茶提神,也很少日間消遣活動和社交活動,出現惡性循環。」陳銀燕說。

照顧者的壓力:

class 11 img 4

資料來源: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周偉浩團隊

class 11 img 5

照顧者失眠的健康風險

精神科醫生鄭柏榮發現,照顧者有潛在的精神健康危機:
「照顧者失眠十分普遍,失眠不是單一徵狀,通常還會有焦慮、難以集中精神等問題。」

精神健康和睡眠有密切關係,睡不夠,會抑鬱、焦慮。他說:「留意到認知障礙症患者身邊的照顧者,他們的狀態很崩緊,很緊張患者,而好多時候,照顧者的情緒會影響患者病情。」

不少研究均指,由於照顧壓力大,平均每三個照顧者就有一個患有抑鬱症;每兩個照顧者就有一個有焦慮問題。「這些照顧者通常對求助有包袱,亦很少提及給自己的壓力大和不開心。」

擔心求診=沒照顧能力

鄭柏榮說,有照顧者抗拒求診,擔心看醫生就是承認自己應付不了照顧工作:「照顧者的責任感很大,害怕別人說他有病,會不斷說自己休息一下便可以。」他應診時,會留意照顧者會否早醒,可能是患抑鬱症的徵狀:「傾談間,他們比較多提到自己的憂慮,順勢再問,就會坦白自己經常沒有胃口,亦應付不了日常生活,失去自信和自責,甚至不自覺地喝罵要照顧的家人。」

如果照顧者提及經常哭泣、做事提不起勁,甚至有自殺念頭,明顯有潛在精神健康危機。

class 11 img 6

尋求社區支援

接觸不少照顧者的面書專頁「壹元坊」創辦人兼社工丁惟彬,建議照顧者尋求社區支援:「照顧者不是孤立無援,他們可以到社區情緒健康診所,讓社工開case跟進協助。」

有時照顧者因面對照顧困難而失眠,例如家人有儲物問題、強迫症、認知障礙等,社工會協助處理照顧者和患者的關係和溝通。例如有照顧者特別緊張,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一舉一動近乎完全操控,甚至向患者發洩情緒,「社工就會提醒:患者是否你想像般無能呢?會勸照顧者多給予患者空間,讓患者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也可以減慢患者退化。」

丁惟彬建議,為長者安排暫託服務,照顧者可以得到休息的機會。

class 11 img 7
博愛醫院
照顧者花園在美孚:提供暫託服務,讓照顧者唞唞氣。長者在暫託期間,會有認知訓練及社交康樂活動,例如做手工、寫書法。


查詢 9171 9593

社會福利署
長者暫託服務:為社區居住,在個人照顧方面需要家人或親屬協助的長者,提供臨時的日間照顧或短暫的住宿服務。


查詢 2343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