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方法:主動申請

急症醫院內科病房醫生:

「照顧者可主動申請,跟病房姑娘安排時間,電話要有zoom功能,姑娘會傳link給親屬,按入就可進行視像。通常會在病人枱面放一個懶人架,病人可叫家人帶智能電話,我們會幫病人開WhatsApp或視像通訊軟件,跟家人視像通話。」

範例: 靈實醫院

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範例流程

(九龍東復康醫院)視像探訪流程

1. 每位病人每星期最多可預約兩節視像探訪,每節15分鐘

2. 家屬在辦公時間致電醫院熱線電話

3. 可以預約未來14日的時段,先到先得

4. 截止預約時間,是前一個工作天的中午12時
(例如星期一視像探望,最遲在之前的星期五中午12時預約)

5. 完成預約後,醫院會透過WhatsApp向家屬傳送會議連結(包括視像探訪日期及時間)

6. 家屬預早下載手機程式Zoom

7. 視像需要大量數據,建議連接較為穩定的WiFi

8. 家屬在預約時間提早進入Zoom會議等候,逾時進入當棄權

9. 更改預約時間,最遲是預約時間前2小時

10. 完成視像探訪後,離開及關閉Zoom

不同醫院、不同病房對於視像探訪有不同安排,照顧者可以問主責護士。

照顧者分享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貼士

我們採訪了多間醫院的醫護人員,以及在面書照顧者大大聲群組詢問經驗,有以下貼士:

1. 主動預約

主責護士第一次聯絡時,照顧者就可以問如何安排視像探訪,但這安排會視乎人手隨時變化,部份醫院只可以通電話,不安排視像通話。

有醫院護士會主動教家人安排視像探訪,但一般都需要照顧者主動查詢和預約。有照顧者反映主動提出希望視像探訪,醫生也同意了,家人送去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數據咭,但最後護士都沒有安排。

1 / 3

照顧者分享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貼士:到現場

照顧者A:

「我們要到病房,開通視像電話,請護士給老人家,傾完就請護士拿出來。」

2. 自備手機

一般公立醫院病房有準備平板電腦,可是使用醫院設施,視像次數和時間限制甚嚴。歸納照顧者經驗,最好自己準備,並有心理準備有可能遺失。

建議為住院長者準備:

 
1. 智能手機 長者能用,價錢較廉的型號
2. 數據咭

病房可以接駁公共網絡數據,每日兩次、每次半小時;成為醫管局手機程式HA Go會員,更可以wifi無限用。然而有病房收得不穩,不時斷線

最好先準備數據咭

3. 充電線 醫院明文不能充電,不過一般醫護都會默許
4. 固定手機的裝置 可放在桌子上的電話架,或抓住床欄伸延的架。有護士回應兩款都可以用,重點是放得穩,可以調校對準長者的面孔
5. 事先下載視像通訊手機程式 較常用的是WhatsApp(可video call)和Zoom

1 / 1

照顧者分享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貼士:傾耐啲

照顧者D:

「如果用醫院電話,一星期只可談一兩次,所以如果想傾多些,就要用自己電話。我媽媽的認知障礙症算嚴重,已忘記怎樣用電話。我會留下電話和電話座,姑娘幫我打通電話後放在電話座上,我就可以慢慢跟媽媽視像。」

注意:手機密碼

照顧者分享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貼士:注意避免病人忘記手機密碼

入醫院後可能病情生變,退化比想像中快。最好把需要使用的手機程式,放在手機頁面最當眼的位置,鈴聲也改用較易聽到的。

病人可能突然會忘記了電話密碼,或者已經無法說出來——護士安姑娘就試過,要用種種方法替病人的手機解鎖。

3. 幾時打?隔幾耐?

視像探望視乎醫護人手安排,所以次數和每次通話時間,變化極大。

使用公立醫院的平板電腦等設施,或者全程需要護士協助,一般會安排每周1次、每次約10分鐘。但如家人要求,或者長者情緒低落,可以額外增加次數。

以往公立醫院探訪時間一般在午間,或者晚上8時前的晚飯時間。視像探訪就會避開醫生巡房、護士送藥換片等時間,有些病房會指定時間,有些可以預先約好,彈性安排。

1 / 2

照顧者分享與入院長者聯絡、視像探訪貼士:不同醫院安排不同

照顧者E:

「試過在三個半月內,兩間醫院的安排如下:

第一間:一個星期可預約一至兩次,你期望的時段由醫護確認,或給其他時段選擇。他們會問與病人的關係,留下電話號碼,到時用院方的設備打來;完了第一次,馬上再致電約第二次。

第二間:病房員工給了一個手機號碼,每天下午3至4時後,開放四個小時打入,說出床號和姓名。通常要撥多次才打通,而且只得十分鐘,一般超時是因護士太忙沒有過來收線,要協助的病人會準時十分鐘收線。」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