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照顧者Eva
「院舍透過WhatsApp,每周跟我預約視像探訪時間,平均一周三次。院舍也有親身探訪安排,不過媽媽在視像中的反應不錯,我帶她做運動、聊天,她也好開心,也沒有埋怨為何我不去看她。加上媽媽沒打疫苗,我也擔心自己帶病毒『累街坊』。所以我沒有預約親身探訪。」
津助護養院社工接受訪問,坦言使用平板電腦有許多限制,「(長者)眼未必睇得清,耳未必聽得明」,「如果根本不懂回應的老人家,完全是單向溝通」。視像探訪亦增加院舍人手負荷,因為要職員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協助長者視像。因此,多間院舍的視像探訪都要預約。如果院友認知能力尚可,社工說最好自備手機,照顧者隨時隨地可致電。
照顧者想預約,可留意以下事項:
物資補給
送食物、物資到到院舍,是不少照顧者經常會做的事。衞生防護中心的「給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的指引」中,沒有列明外來物資的處理方法。不過,院舍或會另加指引,照顧者宜預先詢問,亦可以政府指引作為參考。
1 / 3
照顧者A:
父親住老人院,為了不讓他覺得被遺棄,以前每天都帶他去飲茶。疫情後變成每天隔窗相見及外賣早餐,由職員交給父親。
剛接到院舍電話,不可再送食物進去,感覺晴天霹靂!為何如此小事都阻止?
爆疫時更需要 視像物資穩人心
廣蔭頤養院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並沒像一般院舍收緊防疫措施。院舍仍然安排影像探訪,容許照顧者送物資,甚至包括食物。院長何婉慧表示:「現在更需要這些!長者不安時,需要透過影像見到家人。」
她坦言院舍所有外來物品都要消毒,家屬物資也是一樣處理,而恩恤探訪也沒暫停。她強調第五波疫情來襲前,院舍的防感染控制已極高規格。
何婉慧笑著說:「所有人要冷靜,不要聽到一些消息或行動就亂。」
院舍不能探訪,照顧者往往會趁外出就醫陪家人,並順道吃飯購物。
可是爆發第五波疫情,外出就醫的指示亦收緊。
2022年1月初,廣蔭頤養院更新了指引,減少院友非必要外出:
蔚耆苑院長蔣慧儀說,疫情平穩時不少家屬以各種理由帶院友外出,如做針灸、看中醫,然後順便飲茶。近日疫情嚴重,已禁止家人帶院友去任何非公立醫院覆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