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香港大學教授從照顧者角度探討安樂死,引述外國研究指照顧者的哀傷反應,與一般喪親者相若,前提是要處理「細節中的魔鬼」,家人溝通很重要。

家人安樂死,照顧者點諗?(上)

研究:事前溝通
喪親創傷或減

家人選擇安樂死,你會因其擺脫病魔而安慰,還是因非自然死亡而內疚自責?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燕雯從照顧者角度探討安樂死,引述外國研究指照顧者的哀傷反應,與一般喪親者相若,但前提是要處理「細節中的魔鬼」,一家人先好好談。

先釐清定義:

安樂死:醫生直接並有意令病人死亡,如注射毒針或提供藥物,作為醫療護理的一部份

醫助死亡:醫生提供死亡方法,由病人執行

拒絕治療:病人要求醫生停止治療,在香港是合法的

1 安樂死/醫助死亡 vs 一般喪親者 > 創傷症狀相若

周燕雯引述一份2020年整理十篇安樂死相關研究的文章指,安樂死或醫助死亡喪親者的創傷症狀,與一般喪親者相若,甚至更低。這關乎病人臨終前與家屬充份溝通:「當家屬對死亡有更多心理準備,或心態開放些接受醫助死亡的話,喪親效果冇咁大。」

2 醫助死亡 vs 自殺喪親者 > 負面情緒低約1/3

安樂死/醫助死亡是協助自殺,另一研究比較自殺喪親者的反應,結果發現前者的負面情緒如恥辱感、內疚、被排斥感、羞愧,比後者低約三份一,差別顯著。

3 安樂死/醫助死亡 vs 紓緩治療自然死亡喪親者 > 喪親反應相若

兩者喪親反應相若。安樂死/醫助死亡喪親者的內疚感,甚至比紓緩治療自然死亡喪親者略低。

驟眼看研究結果,安樂死及醫助死亡對喪親者沒顯著負面影響,但周燕雯強調「魔鬼在細節」:包括家人如何同步決策、如何在社會污名下表達情緒。

更重要是,以上研究皆於西方進行,放諸忌諱談死、著重家庭觀念的華人社會,安樂死的考慮更複雜。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