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聯合醫院前內科及老人科醫生馬仲儀移民英國後,正於當地公立醫院任職老人科醫生。她說,因應環境改變,對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照顧都要調節。

因應環境改變 調節照顧方法

文:呂珠玲

聯合醫院前內科及老人科醫生馬仲儀移民英國後,正於當地公立醫院任職老人科醫生。她說,因應環境改變,對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照顧都要調節。

香港照顧者發現家人患上認知障礙症,都想醫生盡快開藥;英國照顧者卻樂於跟醫生討論用藥目的和預期效果,並不急於確診和用藥。在香港,長者大多跟家人同住,家人首當其衝受影響:「阿婆夜晚在 300 呎公屋走來走去,同住家人覺得很困擾;但英國的阿婆自己住,要是她沒走出街,又沒有摔倒,家人覺得沒有問題。」

另外,英國冬天日照短,中、後期認知障礙症長者出現日落症候群的情況,有機會比香港嚴重。下午三、四點開始天黑,長者可能變得焦慮煩躁, 睡眠不安或產生幻象。日落症候群的成因未明,亦沒有藥物治療,這時特別需要照顧者的耐性:「如果長者明明在家裡但不斷說要回家,你只能耐心解釋。」

她建議照顧者讓患者重拾在香港的晚間活動,例如習慣晚上看粵劇,可以在網上找片段重播,希望可以低少日落症候群。

不少長者在香港習慣每天飲茶,是他們最重要的社交圈子。在英國可能因為不熟路或怕凍而不肯外出,馬仲儀說只能讓長者慢慢調節:「這些看醫生也沒有用,我們自己移民都要適應新生活,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學習能力差,更需要時間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