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照顧路程漫長,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在「2023照顧者關注日研討會」上表示,要提供支援先要定義何謂照顧者。

給照顧者的6把雨傘

為照顧者遮風擋雨

照顧路程漫長,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在「2023照顧者關注日研討會」上表示,要提供支援先要定義何謂照顧者。在香港,60歲或以上留在家中、需長期照護的長者達33萬,其半數子女與18%配偶可被定義為照顧者,合共人數多達22.5萬。

明明是父母、配偶,但隨著照顧年期愈長、基本角色愈被吞噬,由陪診到日常護理,到是否需要辭職照顧…照顧角色愈來愈重,這時更需要社會服務,以及朋友鄰里的支援。為照顧者遮風擋雨,樓瑋群提出為為他們張開六把雨傘。

1. 認同:社會要認同照顧者的身份,需給予其法律地位。英國定義無償照顧者為照顧(look after)有身體或精神缺失、殘障或年長的親人、朋友或其他人士;澳洲定義為向身有殘障、有精神問題或疾病,以及年長力弱人士,提供個人照顧、支持和協助(personal car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2. 職場保障:在日本,照顧者可隨時在工作時間離開以照顧受傷或病了的家人(Time Off)。德國更設有照顧者保障法,在為期最長半年的無薪照顧假中,發放社會保障,另家庭照顧法列明,在僱主同意下,照顧者每星期可把工時減至15小時,為期最多兩年;也可請假最多兩年在家照顧近親。

3. 經濟支援:美加及台灣等地均有向照顧者提供稅務支援,例如美國可申領一半日常開支以扣稅(不超過美元$500)。

4. 喘息服務:包括日間暫託、家居暫託、短期住宿等,給照顧者短暫休息空間。需作質量評估以確認需求。

5. 資訊平台

6. 平等機會:推展家庭為本的照顧方案,需同時考量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福祉,也應符合家庭價值觀與財務安排。

樓瑋群指出,全港約有三至四成為在職照顧者,故職場保障尤為重要,而現時政府津助主要給予被照顧者,需顧及在照顧後期,照顧者的退休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