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親人過身可以有唔同反應,哀傷的程度、哀傷期的長短。作為喪親者親友有甚麼話語可以幫助或安慰喪親者?對於喪親者來說怎樣才算度過哀傷期?
【生死學堂】傷心的眼淚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

「周燕雯做過安家舍,『落手落腳』照顧一些哀傷的家人;又在大學教書,還做了好些研究,三方面都強的,很少有。」謝建泉大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最重要是她心地好,很願意分享內心世界。」

周燕雯:

親人過身,可以有不同反應,像這房間開了冷氣,有些人還要搧涼,有些人已拿出披肩保暖。每一個人對不同情況反應可以不同,不要覺得我冷淡一點,或是他傷感一點,便是他比我叻,或者是我不足。

我們要接受不同的反應,明白一個人最重要是用心聽,始終不是當事人,不會真正明白,要用開放的態度:你爸爸過身,有甚麼感覺?盡量讓他說,就算你不明白,肯去聆聽,他已經感受到你的支持。同時我們聽得多,慢慢就更有能力感同身受。

男女傷心大不同

周燕雯:

男人是否比較冷漠?其實有研究指出男性荷爾蒙會令哀傷的感受較淡,所以如果批評丈夫、爸爸等冷漠,是不公平的。曾經有一個家庭,孩子去世了,那爸爸很犀利,辦了很多事情,去學校搞手續等等,媽媽就不斷哭,沒法生活。媽媽來見我,大罵:「我沒了兒子是傷痛,但我也沒有了一個疼我的老公。想不到我老公竟然那麼無情,孩子死了也無動於衷!」她最生氣是丈夫還想行房,說快點再生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 — 這幾乎令婚姻出現危機。

周燕雯:

我需要讓她知道,男人和女人並不一樣。問問大家:如果一對夫婦進來,頭頂的燈突然掉下來,你猜太太會說甚麼?

參加者:

好彩無受傷!

參加者:

點解會咁㗎?

參加者:

盞燈邊個裝得唔好?

周燕雯:

女人會說這些,那男人呢?

謝建泉:

老婆有無嚇親你呀?

周燕雯:

美國的心理學家指出:女人會問原因,在問題上糾纏,諗前諗後,但男人通常會想怎處理,拿掃帚來,或者立即處理太太的情緒。由於兩夫婦的態度不同,不一定能欣賞對方。

兩夫妻是好的,有人會分折問題,有人會去處理,這組合令家庭維持平衡。

如果孩子死了,爸媽都很傷心,會發生甚麼事?澳門曾經有一位小朋友在醫院急病過身,那父母走上醫院天台跳下來死掉。

傷心至極不敢說

參加者:

我有一件事,一直放在心裡。阿嫲從小照顧我長大,關係很親密。在我去旅行時,她過了身,我馬上坐飛機回來,整個過程我在飛機上都不敢哭,回到香港也不敢哭,直到見到阿爸就忍不住了。可是阿爸說:「你大個女喇,我唔知道應唔應該同你有身體接觸。」就走開了。我心底是非常想抱著阿爸大哭,但他走開,我就一個人站著。看著所有親戚,我覺得很孤獨。

當晚大家安排後事,我知道最快也要一個星期後才舉行喪禮,那刻覺得在香港很孤獨,就再買機票,去我原本要去的地方,但家人以為我掛住去旅行 ……

(哭)我當時沒有解釋,之後我一直沒有哭,也沒有提,可是以後每一次去旅行,要告訴家人都好難開口。

我知道嫲嫲會明白我…… (哭)。這件事屈得好辛苦,唔好意思。

周燕雯:

今天若誰有情緒,千萬不需要道歉。

謝建泉:

我想說,我也是爸爸,有一子一女,兒子不給我攬的,女兒會讓我,但我兩個都會抱著。因為父母抱著,就不用再多說話,所有感情都表達了,千言萬語都在擁抱中。

你阿爸表達很清楚,這是他的性格,但阿嫲會知道。她多久之前過身?

參加者:

十四年前。

謝建泉:

十四年!大家明白嗎?這樣壓在心中。

參加者:

每次家庭聚會,我都會驚。

周燕雯:

首先我想說:你剛才的分享真是由心裡說出來的,我見到很多人有回應,都拿著紙巾抹眼淚,相信是有共鳴的。然後我想分幾點解釋:

第一件事:阿嫲剛好在你去旅行時離世。老人家有時會用平時的性格和做法,決定最後如何離世,例如有些在過時過節,一定要全家齊齊整整回來的,有一個不回來都會生氣,過身時,通常都等齊人才呼出最後一口氣。但有些老人家呢,我爸爸也是這種,很怕麻煩別人,疼後輩不忍大家辛苦,可能就會忍耐,等到你去了旅行,或者離開了去吃飯、去洗手間時離開,原因是不想在你面前離開,你會很傷心。

你想一想,只要那時是她最舒服的方法離開,時間不是我們決定的。可能你那次沒去旅行,她也會等到你下次去旅行時才走,這不代表她不愛你,這可能是阿嫲的心願。

第二件事:坐飛機時沒有眼淚。這是人類的本能,想想平時切到手、撞到頭,即時是沒感覺,但之後就會痛,因為如果受傷的一刻馬上好痛,那就無法保護自己逃走,很痛很痛,於是留在那環境裡,可能會很危險。所以人類的感受會延遲發生,讓你有能力離開這危險的環境。

嫲嫲過身是一個創傷,你要保護自己能夠回家,不會搭錯飛機、在機上做錯事,所以會麻木。在座的朋友可能都會有同感,親人過身最初是沒有感覺的,我見過有一個當時要考會考的學生,爸爸走了,一滴眼淚都沒有,直到考完最後一科馬上哭崩。這是自我保護的能力,不要怪自己。

只能寫R.I.P?

參加者:

大家在社交媒體對喪親的人,似乎只能寫RIP(rest in peace)?應該怎反應?

周燕雯:

行動比文字重要,如果有朋友親人過身,不要發WhatsApp了,直接問:「方便我來探你嗎?」對方通常都說不用,可以回答:「不要緊,我只是剛好經過。」然後帶點自己煮的食物、湯水、粥等較容易入口的。喪親者往往會忘記吃東西,人們外賣帶來的,沒有胃口吃,但你自己煮的,勉為其難都會吃幾口。這碗湯,會幫到身體。

接著坐下,聽對方說話。有些人以為人走了,千萬不要提,不要觸及「要害」,可是很多喪親者告訴我:「人已經死了,竟然個個都唔記得,無人再提。」心裡更難過。

對方如果一開口便提起死者,你就更加可以談,千萬不要提死時的事,而是生前、健康之時。談一些你記得死者的好事,一些只有你知,喪親者不知道的。例如你是那兒子的老師,可以告訴媽媽,兒子以前在學校時如何如何,有甚麼叻,甚麼開心的回憶,這能夠安慰媽媽。又像護士也可以告訴喪親者:「之前那晚他睡得好好,睡前還讚子女孝順,不枉此生。」當然這些事不能作假,要真實的。

周燕雯:

有時我們會一群人去探喪親者,結果大家不知道說甚麼,於是聊天,彷彿借了對方的家開會,喪親者坐著,不知道做甚麼。記得喪親者一定是中心。最好兩個人上去。大家也可以分工,負責做「星期一朋友」、「星期二朋友」、「星期三朋友」……與喪親者常常見面也尷尬,一週見一次,會有新的想法。每位朋友每週談一次,就在重重複複中,開始舒懷。

參加者:

可是說錯話真的很普遍,尤其在面書,之後怎安慰呢?

周燕雯:

我會告訴喪親者:朋友所講的都是善意,但是否適用?這就要自己選擇。正如超市有很多種香腸,最後買哪種回家,是你的決定。所有意見就像架上的貨物,最後放進籃內,是自己的選擇。

我現在說的,也是我的個人意見,「唔啱聽」的丟掉吧,不用緊張。

不再講「節哀」

謝建泉:

千萬不要叫人「節哀順變」,而是「接」哀順變。

周燕雯:

有喪親者告訴我:「『節哀』即是『慳啲』哀傷,叫我『慳啲呀』!」我們提倡的是「接哀順變」,即是接受哀傷,要喊便喊,因為是「排毒」。

較新是「雙軌理論」:以前哀傷是處理情緒,現在還重視生活改變,需要適應。例如一位爸爸,太太過身了,年幼的女兒說:「阿爸,以前阿媽幫我綁辮子,請你幫我。」可是男人手不巧,一扯頭髮女兒很痛,大哭:「為甚麼無咗媽媽!」爸爸的心也刺痛。綁辮子是生活技巧,爸爸要學的。

我們要讓喪親者有時間接受自己的哀傷和情緒,亦要有機會學習如何「順變」去面對生活上挑戰。

謝建泉:

喪親者要安排喪禮等很實際的事,有時會變得「好惡」,有少少不像是自己,但這段時間旁人都會很照顧。可是喪禮完了,人人都以為你「掂」,反而就慘啦!

周燕雯:

我們的臨床經驗完全是這樣。最慘以前一個星期可以完成喪禮,現在要三、四個星期,時間拉長了,這期間喪親者不能讓情緒太波動,以免影響喪禮失禮親人,於是等到喪禮之後才崩潰。

謝建泉:

那通常要傷心多久?例如家人自殺,要多久才「過到骨」?

普通長期病患的,又要多久?「過到骨」的定義是甚麼?

周燕雯:

甚麼是「好番」?不再哭?能上班?有胃口?能睡覺?這些都有爭議。外國的研究有一個簡單的計法:如果半年後可以處理到日常的事,會哭,但哭完可以上班,這是一般人的情況。但如果半年後仍然是哭泣的時間比安靜的時間長,起來不想見人,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死者,這樣的傷心會長達一年,甚至兩年仍然跳不出來。

美國的心理學手冊寫的哀傷期是一年,而在週年,即是死忌,哀傷突然會飆升。在香港,大約死忌前兩個月便會有情緒,因為預先已經害怕,在第十個月、第二十二個月,都會有情緒起伏。母親節、情人節、新年、冬至、中秋……有人連鬼節也會傷感,因為想親人回來。還有,丈夫很喜歡足球,過身的那年正好是世界盃,太太每四年都會有情緒。有小朋友年輕時父母過身,凡是學校畢業禮都會大哭:「爸爸看不到我中學畢業、大學畢業,也不會見到我結婚、做工……」

這傷感是一世的,不過也是短暫的,有空間宣洩就可以。然而當傷感不能自拔,即是不開心的時間多過開心,那就要找幫手。喪親者大約有八成半人是自己「搞得掂」,一成半要找專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