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不怕生死】不要比較哀傷

文: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黃太的兒子出生後便證實患上遺傳病,然後在大約五歲的時候便因病去世。自此以後,她有一段時間十分悲傷,經常以淚洗面,尤其在母親節和兒子生日等日子,心情就更低落。

她的母親看見自己女兒的狀況,既難過又著急,因此有一次對她說:「我朋友的女兒三個月前都經歷孩子離世,但她卻非常堅強,現在已經能夠正常上班,上星期還陪她媽媽一起與我『飲茶』,為甚麼你不能學像她這麼快就可以放下呢?況且由於疫情,世界上有很多父母經歷多位孩子去世,比你更加不幸啊。」

黃太聽完後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口,更不理睬自己的母親差不多一個月。雖然黃太母親期望用其他人的經歷鼓勵自己的女兒盡快走出陰霾,卻適得其反,甚至令當事人反感。這情況就好像求學時期,身邊總有一些成績稍遜的同學的父母,會用其他好成績的人作比較,目的是希望藉此激勵子女上進。但事實上極少人的成績會因而得到改善,相反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普遍變得愈來愈惡劣。

另一個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哀傷反應的比較在同一個家庭內發生,以致家人關係都會受到影響。張老太有兩位女兒,大女兒一直與她同住,關係比較親密。小女兒由於移居外國多年,每年見面時間較少,所以關係亦較為疏離。張老太由於年長,同時身患長期病,最終在兩年多前因病去世。自此以後,大女兒經常回憶起過去與母親相處的片段,明顯較為哀傷,相反小女兒的表現則較為平靜。在張老太去世大約一年後,兩姐妹因雙方的哀傷反應不同而出現激烈爭執。大女兒責怪妹妹在母親死後毫無傷心感受,而且極速回復正常生活,是冷血的表現。另一方面,小女兒則認為母親年紀老邁,而且患病多年,離開反而是一種解脫,她不明白姐姐為何未能放下。兩姐妹最終因此分歧而出現隔閡,彼此距離愈來愈遠。

以上兩個故事提醒大家,切勿比較喪親者的哀傷,同時任何人都不應將自己的哀傷程度套在另一個人身上,因為每一個人與死者的經歷和關係都是獨一無二,以致哀傷反應都可以是獨特的。如果你希望有效安慰一位剛經歷親人去世的人,只要對方沒有自殘或傷害其他人的行為,不妨尊重他們的哀傷和適應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