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大部份照顧者認為百歲長者在疫下認知能力轉差,將長者的社交活動和訓練一刀切,嚴重影響長者的身體精神健康和認知能力。
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下)爆疫避免停服務

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中,大部份照顧者認為百歲長者在疫下認知能力轉差。這情況並非香港獨有。英國Alzheimer’s Society去年9月發表報告「Worst hit: dementia during coronavirus」,82% 受訪照顧者發現家人的病徵有惡化,當中最加劇得較嚴重的症狀有:

  • 記憶力下降
  • 難以集中
  • 躁動不安
  • 壓力或抑鬱

報告亦訪問了128名安老院舍經理,有8成人認為欠缺社交接觸,是導致長者認知能力下跌的原因。

另外西班牙有研究團隊,在封城前後評估40名認知障礙患者的神經精神症狀(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評估發現封城顯著地加劇患者的焦躁(agitation)、冷漠(apathy)及異常行為(aberrant motor activity)。

疫惰大流行的同時,北京大學精神衞生研究所教授王華麗及團隊去年在醫學期刊《刺針》中形容:「認知障礙以『流行病(pandemic)』的形式出現在高齡化社會。」

|不要一刀切停服務|

本港去年大部份時間只有零星本地個案,社福界長者服務陸續恢復。但疫情不穩,日後再嚴格限制社交距離時,政府及業界應如何準備?

負責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的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直言,「再次一刀切(停止服務)只會引來很大的失望」。

她建議長者服務機構把握疫情緩和的機會,制定一套應變方案:一旦疫情升溫,如何維持有限度服務?

劉喜寶舉例:減少每名長者到中心的日數,讓不同長者輪流外出;按長者的病情、認知能力,分成不同等級以決定誰可繼續去中心;讓已打疫苗的長者繼續到中心……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向,「但『一刀切』是大家最不想見到的。」

她提議,機構可定期為中心長者準備「功課」帶回家,讓照顧者熟習在家為他們如常訓練。一旦中心突然關閉,照顧者和長者可以較快適應在家訓練。

📊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照顧者眼中長者身體變化*
🔍相對一年前,(你覺得)現時長者的健康狀況是……

  • 好很多 1.3%
  • 好 6.7%
  • 一般 20%
  • 差 65.3%
  • 差很多 6.7%

🔍疫情這一年,長者的認知能力好了、一樣還是差了?^

  • 好了 4.1%
  • 一樣 26%
  • 差了69.9%

*共75名百歲或近百歲長者照顧者受訪
^兩位受訪者未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