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難為家人做醫療決定
難為家人做醫療決定

婆婆入院後心口痛,醫生建議做心電圖,同樣是醫生的照顧者黃維達馬上說:「不需要了,不要做。」

黃維達的婆婆有癌症,幾年前過身,他在公開論壇提起婆婆依然情深:「我照顧婆婆很久,我知道她不喜歡甚麼,她不喜歡別人碰、不喜歡用尿片、不喜歡別人幫。」

「你問一百個醫生,都不會有一個醫生覺得做心電圖會令病人辛苦,但我了解婆婆,我知道這樣對她來說已經太多。」他擦乾眼淚,哽咽著緩緩地說:「屋企人對病人的理解,沒有一個醫護人員可以代替。」

由敬老到雙好

黃維達在明愛醫院深切治療部工作多年,見過很多生命垂危的病人,也見過無數病人家屬在醫療決定上苦苦掙扎:「醫生,不如你決定。」

他提起另一位病人:伯伯入院時七十歲,因肺炎在深切治療部住了一個月,期間黃維達跟家人商量要否繼續維持生命的治療,後來伯伯情況開始好轉,轉回普通病房一個月後出院。

出院後,伯伯不用坐輪椅,可以去飲茶,也不時跟太太一起逛街。可是伯伯的女兒有點難受:「爸爸說辛苦,很灰、很悲觀,見他這樣我心裡面覺得好酸。」當初伯伯仍在深切治療部時,女兒就擔心:「在深切治療部他也沒想太多,但出院之後的生活就很辛苦。」

伯伯的太太見到這種情況,對女兒說:「如果我好似爸爸病得那麼嚴重,到時你不要救我。」

家人是代表

「原來就算可以回到入院前的生活,病人都有機會後悔。」黃維達坦言生病後要承受、要受苦的是病人,家人和醫生都不能完全明白。當病人不能為自己做決定,家人對病人的了解就成為了決定醫療方案的關鍵。

「當醫生問家人想怎樣,並不是真的問家人想怎樣,而是問就著家人對病人的理解,覺得病人會想怎樣。」黃維達指出,除了可以透過預設醫療指示了解病人的想法,家人平日與病人的相處也可以提供線索:「比如他以往見到其他親人病時會說不想自己將來都這樣、又或是他平日不喜歡人幫、喜歡獨立生活。」

晚期的醫療決定難做,黃維達直言:「是因為不同人有不同有期望。」病人家屬想病人痊癒,醫護人員同樣,「但維持生命治療不會無止境地做。」黃維達認為用盡方法去令病人生存不一定好,要關顧到家屬,更需要關注到病人以往的想法和病後的生活。

「Put yourself into someone’s shoes(設身處地替別人想)。」黃維達如此作結。

照顧者及病人意願不同

黃大仙醫院、瑪嘉烈醫院、屯門醫院、聯合醫院的醫生在2013年進行聯合調查,探討長者病人和子女照顧者之間,對不同臨終照護方案的意願。結果顯示兩者看法並不一樣,而受訪病人和照顧者都期望可以與醫生一起討論。

比較研究結果,病人似乎較希望可以用自然的方法離世,照顧者會傾向使用人工喉管餵飼、插喉接駁呼吸機、心臟復甦法等。照顧者也比較希望病人可以為自己作決定,抗拒要獨自為病人作決定,亦有百分之五十三照顧者不同意:「我想請家人為我作所有決定」。

關於離世意願病人和照顧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