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管理自己的健康:七個神醫,點做決定?
管理自己的健康:七個神醫,點做決定?

黃先生的太太患上癌症後,身邊親朋戚友足足介紹了七位「神醫」!

私家醫生、政府醫生、中醫、氣功師、另類治療……香港中西文化交匯,好處是可以接觸不同治療方法,就算選擇了西醫,微細如手術用甚麼刀也可以選擇,但作決定也就更不容易。

醫生難問

黃家選擇西醫,聽了不同醫生的意見,決定先在私家醫院做手術,再去公立醫院接受化療。「這次看病,我們一共遇上十多位醫生,有些問多兩句,直接就罵:『你唔好再問我啦!』有一位看報告只說『ok』,我們問ok指甚麼?『你知來做甚麼?為甚麼咁緊張數字?』好生氣,那些數字是我太太的,當然想知道治療成效變化,這是甚麼mindset?我有權知道的!」

黃先生越說越氣:「每次在公立醫院,都是不同的醫生,問題不單止是他們忙不過來,還有不同的做法。其中一位醫生主動問我們需否寫轉介信接受掃描,知道六次化療後的變化,我們說要考慮。後來要決定化療後會否再做電療,就希望先做這掃描,但接著見的醫生斷然拒絕寫轉介信。我去找病人聯絡小組,醫生說要開『大會』才能回覆,拖了一個月後才說肯寫轉介信,我們等不了,已經去私家醫院做完掃描開始電療。」黃先生受訪時是一間社福機構的總幹事,工作包括培訓義工到醫院探訪,然而作為病人家屬,卻深感資訊不足,難以作決定,就算基本如癌症病人可以申請傷殘津貼,最後都是朋友告知。

不同意見

J 的妹妹發現患卵巢癌,在私家醫院做完手術後,準備做化療,可是問公立醫院醫生,卻說已到晚期化療也沒太多幫助,J再找另一位私家醫生,又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到底是私家醫生為收錢,還是公立醫院要省錢?為甚麼西醫都有不同說法?」妹妹最後決定接受另類治療,在兩個月後過身。

「我哥哥治病用了二千萬!」另一位保險業朋友黯然地說:「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他走得很辛苦。如果重新來過,會否有不同醫療選擇?」

決策輔助工具

在北美,網上有不少「決策輔助工具」可以了解不同治療的風險,並且可以輸入基本的個人健康資料作初步評估。例如渥太華醫院的網站decisionaid.ohri.ca,每一種疾病,都有相關更多的網上資源,協助作決定;非牟利組織Healthwise與醫療決策基金會合併,提供教育及決策工具,讓個人管理健康和在患病時作決定,詳見 www.healthwise.org

在英國,一些醫護機構會找護理系或醫學系的學生做義工,陪同病人就診。不少醫生欠缺溝通技巧,不自覺把病人當醫科學生,解說充滿數字和技術,病人聽完還是一頭霧水;另一方面現代病人雖然有權力為自己選擇醫療方案,實際卻沒能力,甚至為免後悔自責反而更依靠醫生。這些專科學生義工就可幫助病人和醫生溝通,共同作決定。

在香港,難道只能在社交媒體周圍問?

後記

這次專題,源於一次展覽上,試用一間社福機構提供的超聲波驗骨質疏鬆,在面書分享時,有醫生批評這方法不準確,測試數字沒參考價值。可是那社福機構本身也有護士和物理治療師,社工坦言:市面越來越多科技產品讓人們掌握自己身體狀況,現代人亦希望可以參與管理自己健康。

在資訊紛雜、權威備受質疑的年代,人們聽到不同的意見,渴望為自己作決定,同時也付出代價。小至感冒要否看醫生,大至癌症要接受怎樣的治療,各種選擇,都可以有利弊取捨,要承受不同程度的風險。

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不單止是醫學事實,還關乎個人的價值觀;醫生要考慮病人最佳利益,亦包括病人本身的意願。

你準備好負起作決定的責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