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耳水不平衡和耳石鬆脫發病機率相約,主要分別為頭暈的時間長短,耳石鬆脫有根治的可能性,但耳水不平衡只能靠藥物舒緩病情。
點止頭暈咁簡單

耳水不平衡甚為普遍,大多數患者於中年發病,且易與普通暈眩混淆。

如何分辨耳水不平衡 / 耳石鬆脫 / 一般暈眩?

耳水不平衡病徵包括頭暈、耳鳴和聽力減弱,每次發病時間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不等。耳石鬆脫的暈眩則多數只持續數十秒,與耳水不平衡的頭暈不同。至於一般暈眩則可能只有頭暈,未必同時有耳鳴和聽力減弱。男女性皆有可能患上耳水不平衡,兩者發病機率相若。

耳水不平衡與耳石鬆脫

耳水不平衡 耳石鬆脫
成因 成因不明,相信與內耳淋巴水壓不平衡有 位於內耳前庭的耳石移位,擾亂平衡感
症狀 頭暈、耳鳴、聽力減弱 頭暈、感天旋地轉,為時約數十秒
特徵 發病時間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不等 頭部停止郁動1-2分鐘後,症狀就會消失
治療和預防 服用止暈、止嘔或利尿藥紓緩病情;低鹽飲食 耳石復位療法

梁小姐 40歲

曾經歷數次耳水不平衡,每次出現的情況都不同,令梁小姐防不勝防。第一次發病時在公司,她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加上耳鳴和作嘔,需經救護車送入醫院。另一次,她和同事午飯後正在返公司的途中,突然間又出現耳水不平衡,這次她心裡有數,立即請同事陪她乘的士回家休息,然而在床上休息了近一小時也於事無補,依然暈頭轉向,結果還是要去看醫生服藥,頭暈才止住。

Benson 45歲

身材高大微胖、外形好man的Benson也試過在公司出現耳水不平衡,「那次是人生第一次頭暈,非常辛苦,我自己都驚,以為自己有隱性病。」

暫無根治之法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盧佩儀表示,耳水不平衡患者有男有女,確實成因不明,主要與內耳淋巴水壓不平衡有關,暫沒有根治之法, 一般醫生會用止暈、止嘔藥和利尿藥來紓緩病情,患者應避免吃太鹹和高鈉的食物,有助減輕或預防復發。

由於耳水不平衡會復發,患者或會誤以為每次頭暈都因耳水不平衡,但盧佩儀指出,頭暈的原因甚多,耳神經發炎也可導致頭暈,建議患者如有不適,應經醫生對症下藥。

腎虛致眩暈

中醫認為耳水不平衡是眩暈的一種,眩暈主因是腎虛。註冊中醫師羅頌慧指出,腎開竅於耳,腎陰虧損就會有眩暈、耳鳴和耳聾等情況。治療藥方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淮山、澤瀉、牡丹皮、茯苓組合而成,有滋陰補腎作用。此藥方有三補三瀉藥,補藥份量較多,可治療耳水不平衡。

羅頌慧又稱,治療耳水不平衡,主要按體質用藥。至於平日飲食,建議患者以清淡為主,偏鹹及有醬汁的食物宜減少。平日宜多休息,特別耳水不平衡復發時不宜過勞。

黃太 65歲

因為經常頭暈,黃太一直以為自己患有耳水不平衡。到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求診,醫生指她是耳石鬆脫,建議到醫院接受耳石復位治療。

耳石是依附在內耳前庭的微粒,會隨着頭部搖晃而滾動,從而刺激內耳神經,將移動訊息傳送至大腦,以維持身體平衡。假如耳石移位,就會擾亂正常的平衡感,產生暈眩。

耳石復位治療是透過物理治療令耳石復位。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盧佩儀解釋:「耳石復位治療大多數由醫生執行, 透過一連串頭部和身體的擺動,用重力將耳石帶回原位。另有特製的TRV 椅子協助進行治療,但因為椅子很貴,故此不是很多醫院有提供。當耳石復位,頭暈病徵便會大大減少,甚至消失,效果顯著。不過,此治療並不適合所有病人,如病人有頸椎根神經病變、 脊髓神經病變、頸腦動脈剝離、頸部曾經受傷或曾接受頸椎手術等,都不適宜接受耳石復位治療。」另外,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會有作嘔和頭暈等不良反應。

照顧耳水不平衡的長者

當長者因耳水不平衡而頭暈時,老人科社康護士陳淑芬提醒照顧者,應先令長者保持冷靜,並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幫助長者躺臥在平面上 (例如地下、 床上),將視線停留在遠處不移動的物件。不要合上眼睛,因為合上眼睛會令暈眩加劇。

不要進食或飲用流質食物,避免嘔吐而造成梗塞。眩暈後,長者會感到虛弱無力、步履不穩,容易跌倒。所以當眩暈停止後,不要立即起身,可在床上休息甚至小睡一會,直至所有徵狀消失後,才慢慢坐起。起身的動作也要慢,如再出現眩暈,不要勉強,應躺下繼續休息。

至於日常護理,陳淑芬指可按醫生處方使用止暈藥和止嘔藥,並勸喻長者及早戒煙戒酒,以改善循環系統。如果頭暈情況嚴重,照顧者宜陪同長者求診,找出經常頭暈的原因,進行適當治療。

照顧耳水不平衡長者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