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及的地區康健中心,會由非政府組織營運,希望不與衞生署和醫管局的服務重疊—這是否意味著非政府組織將承擔基層醫療的主要責任?
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醫管局的職能是管理及掌管公營醫院,理論上只負責第二和第三層醫療,基層醫療的確非其本職。但自2003年起,醫管局接掌了衞生署的普通科門診,儼然也成了基層醫療的主要提供者。相對私營機構和非政府組織,醫管局在資源上更有優勢。
一直以來,醫管局對基層醫療的處理都頗曖昧。如前文提到的社康護理中心,雖然使用者和護理界也予以好評,但自2012年設立四間後,服務便沒有延展。醫管局回覆查詢時只表示,會視乎資源再研究。
基層醫療,醫管局有角色嗎?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黃金月坦言:「名字都叫『醫院管理局』,就只管醫院好了。有一段時間,他們乾脆表示不是負責社區的,放在社區的資源便大縮水了。」
中大醫學院護理總監黎雪芬指出:「醫管局規模太大,根本管不到這麼多。乾脆成立一個新局去統籌基層醫療會更好。」
有醫管局內行政人員認為:「醫管局應該負起基層醫療的責任。一來資源較充裕,二來基層醫療能紓緩醫院負擔,對醫管局來說,也會有誘因去做好。」
南葵涌社區服務處總幹事周奕希則認為:「醫管局可以撒手基層醫療,但一定要把病人資料與外界共用。例如支援我們的公營護士,可以在醫管局系統看到病人的病歷,有甚麼問題,甚至能主動聯絡主診醫生。這是一般的NGO做不到的。」
林正財: 地區康健大中心與小中心
「在香港,我們到處都有醫生,但不代表有基層醫療。」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在一個公開場合介紹地區康健中心(District Health Centre)時,也提到香港基層醫療的發展。「醫生從來不是促進健康,大部分醫生的興趣是治病,但治病不代表健康。」
林正財指,香港的私營醫生,大部分處理的都是急性病,例如兒童出疹,家人可以馬上帶去附近的診所。「以往我們面對的都是急性或傳染性的病,但社會現在最大挑戰是慢性病。我們是用舊的系統去應付現時情況。」
林正財表示,地區康健中心不一定有醫生,而是透過轉介病人,輔助建立區內私家醫生的醫療系統,管理區內的病人。中心也接收醫管局轉介的長期護理病人,以個案管理(case management)的模式,透過不同專業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去護理病人。「我們希望即使曾經患重病,也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復康支援。」
他表示,先落戶葵青,因為每個區都有不同的「區情」,葵青作為試點,再發展到其他區。他建議考慮「大中心配合小中心」,每個區有一所康健中心之餘,再在各個小區建立小型中心,「可能是五個,也可能是更多,在小區有一些更小的中心。小中心更多像是防跌、用藥的服務。這些都是可以快速改善到的。」
後記:不能單打獨鬥
多年來採訪基層醫療,每次聽到政府或者業界說有新動向,都希望馬上報導。因為基層醫療對香港實在太重要。
由紙上談兵的報告書,到衞生署一個僅提供資訊的網站,再到地區康健中心,政府終於願意以社區為本,發展基層醫療,雖然現時還未有確實方案,但還是一個可取的方向。問題是,基層醫療牽涉眾多專業,誰是「話事人」?一如所料,據說這個地區中心,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這次報導的主角是護士。理所當然地,我們嘗試探討護士的潛能和可能性。但其實除了護士外,參與基層醫療的還有社工、家庭醫生、藥劑師、職業治療師……
對於市民,介意的並不是誰去牽頭,重要是合用的醫療。基層醫療的覆蓋之大,不是單一專業能獨自處理的,這次報導的受訪者,幾乎每一位都提到「跨專業合作」有多重要。但願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