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現時最大的健康威脅,是慢性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連癌症,也可以是糾纏半生的長期病。隨著香港人越來越長壽,患上慢性病,似乎已經避無可避。衛生署去年的調查,便發現六十五至八十四歲市民,超過九成患有慢性病。
如何挽回劣勢,掀起了無數討論。當中有一個關鍵字常出現:基層醫療。
這個未必很多人聽過的字眼,其實已經反覆討論三十年,說穿了,便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畢竟慢性病難以根治,發現時往往已經太遲。預防和護理,才是正道。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以葵青區為試點興建「地區康健中心」,便是想在社區運作基層醫療。
政府方準備動身,民間邁步得更早。不同的組織在社區,各種計劃已在試行。這些計劃的共通點是:核心角色,並非醫生。
治病的確是醫生所長,但這次要談的,是治未病。
一邨一護士
施政報告的地區康健中心,實際做法有待公佈;但由民間組織運作的「健康中心」早已存在。
長青邨是老屋邨,1977年起入伙,居民以長者佔大多數。在屋邨平台,不少長者不約而同走向同一個單位:門面很樸素,只有一個簡單的招牌寫著「青衣社區健康中心」。
這裡在2005年開始試行「一邨一護士」計劃,健康中心分成兩邊,一邊供長者量血壓和做運動,另一邊則是護士諮詢站,每星期會有三至四天為長者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負責的南葵涌社會服務處調查了七百八十八位曾使用中心服務的長者,三成人少了使用急症室,經急症室入院的長者也減少五成。
長青邨-支援慢性疾病
「醫生是診治和治療,是用藥的、治療性的。但我們做的是基層醫療,主要應付慢性疾病,預防併發症。」林姑娘是健康中心的註冊護士。中心的護士會監察長者的各項指數,轉介他們去需要的服務,「不一定是醫生,也可能是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是社工。」護士也會解答長者的健康問題,或教導他們保健知識,「像是如何吃藥。其實很多長者要入院,就是因為吃錯藥。藥物管理也是基層醫療的一部分。」
她強調護士做的不是診治,「醫院專注的是病情,但慢性病要的是護理。」簡單如多走點路,其實已經是護理的一種,「像是高血壓患者,如果太少走動,血壓一定會再上升。」曾經在公立醫院的病房工作,選擇轉投社區,林姑娘說是因為看到人口老化的趨勢,「在社區維持健康,做得好的話,便可以減少長者再次入醫院。」
荔景邨-每周護士駐診
逢星期五,南葵涌社會服務處的健康中心,都會請來瑪嘉烈醫院的護士駐診。早上九時半,中心開門不久,候診的人已坐滿一室。服務處總幹事周奕希一邊和長者們打招呼,一邊和員工打點中心的運作。
「護士是基層醫療的未來,這是肯定的。」周奕希解釋源起:「這『一邨一護士』的概念,是在2003年『沙士』期間想出來的。」當時人心惶惶,誰也不敢去醫院,但對長者和長期病患來說,不能覆診可大可小,「那時就想,可以找來護士駐在社區支援。後來找到基金支持,便在長青邨試行。」一路發展下來,包括長青邨和荔景邨,現時在葵青區總共有六間健康中心。
長者免費成為中心會員後,可以在中心內做一些簡單的檢查,像是量血壓。也有受過訓練的義工幫忙篤手指(血糖監察)。有需要跟進時便由護士處理。
周奕希說,一些簡單的護理工作,其實毋須醫生參與,長者也不用經常進出醫院,「好像尿喉出了問題,以往要回醫院換,現在不用了,這兒的護士已經可以處理到。」他坦然,醫生成本昂貴,一般非政府組織難以負擔,「何況讓醫生去做這些護理工作,也是浪費資源。」
「醫療的第一線,應該是社區而不是醫院。」在他眼中,香港的醫療系統太著眼於醫院和醫生:「醫生的訓練,是學如何救命。但慢性病基本上難以根治,只能用護理,監察病人的情況,阻止惡化,讓長者不用經常進出醫院。」
糖尿病.監察飲食
「我當這兒是第二個家。」七十二歲的羅惠卿,一頭銀白短髮,臉上總掛著笑容,鬼靈精地說個不停,「我和這兒的人都很熟絡,會經常挖苦他們!」她大笑幾聲後補充,「當然是開玩笑啦,這兒的護士都對我們很好。」
羅惠卿幾年前開始,因為高血壓要長期服藥,後來驗出有糖尿病。這還要多得諮詢站,「來這兒篤手指,他們轉介我去驗血糖,報告出來說是糖尿。」中心的護士一直監察她的飲食,「我問他們,可不可以吃朱古力呀,他們立即說『不可以!不可以!』」她邊說邊笑。「我有盡量聽話呀,現在血糖已回落到正常水平。」
高血壓.放鬆生活
七十八歲的瑞儀,四十多歲時已發現有高血壓,一直在吃血壓藥。她和丈夫多年來都是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丈夫五年前過世後,她便乾脆當起義工,在中心幫忙當值,「總比在家中對著四面牆好,這兒全都是朋友。不見見人,精神會越來越差的。」
瑞儀每隔三星期就要回普通科門診覆診。覆診後,她會讓中心的護士幫她看報告,「我每年都會抽一次血,回來叫姑娘看,護士幫我看過報告,說我沒事,那我便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