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四字買少見少,卻有人默默為這些產業撰寫故事,為他們出一分力。
腐乳店廖孖記,養活了三代人。現時的負責人廖振建是廖氏第三代傳人,至今堅持人手做腐乳,古法製作,慢工出細貨,並且還落力發明新醬料,例如「魚香茄子鹹魚豆腐醬」,廖太更會製作食譜與街坊分享。
新力麵廠,老闆張師傅二十年前接手,全店大小事由一男子承擔。手工做麵,沒法大量生產,只可做街坊的零售生意。張師傅十三歲已在爸爸介紹下入行做麵,一做五十多年,理想職業卻是軍人,做不成軍人,做了數十年民安隊。
這些故事,都是Sandy收集回來的。她從事市場營銷,兩年前在面書創辦「在地餐桌小旅行」,分享本地食品生產和旅遊的故事,今年六月更與插畫家林皮合作,獨立出版《故事誌》刊物。Sandy專門採訪難得仍然生產的小店,例如麵廠、糧油雜貨店等等,希望有人願意投資,或至少願意花錢購買本土產物。
「如何令消費者對香港製造更感興趣?相信透過故事了解製造者,互相連結是其中一個方法。」Sandy說。她也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故事誌》創刊號主題的插畫由居港日籍插畫師Mango操刀,以新穎的創作演繹老店。筆下幾隻小貓,使老店變得可愛。老店成為生動插畫;插畫中染上懷舊色彩。既能使老店有新面貌,又能協助藝術家發掘題材。
小旅店
2017年,在地餐桌小旅行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成立了實體空間「小旅店」,免費入場。主要與本地藝術家合作,定期舉辦展覽,部份空間亦用作銷售產品。
地址: 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5樓11室
在地餐桌小旅行
Sandy以旅人心態游走香港,撰寫飲食和旅遊故事。
一年前,她與藝術家林皮合作,舉辦了小型展覽〈未消失的餐桌故事〉,於香港及台中兩地展出。
面書: Local.Food.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