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不怕生死】與家人談生論死的好時機

文:安寧服務社工梁梓敦

過去十年,我曾經向長者主講超過二百場生死教育講座,發現有不少長者都對死亡抱持開放態度,有些甚至已經為自己的死亡作好預備。可是,他們都向我反映難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又或開口討論死亡。我明白鼓勵長者盡早為死亡做好準備固然重要,但教育他們如何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亦不能忽視。如果你是一位長者或長期病患者,以下有四個與家人談生論死的方法。

1. 有事留待掃墓才說
華人的民間智慧實在值得欣賞,談論死亡對很多家庭來就都是一件禁忌。就算是思想比較開放的家庭,都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向家中長輩問及他們對死亡的想法。清明節或重陽節的家族掃墓就正好提供了一個最佳時機給家人之間作出分享和討論。

試想像掃墓時的環境,附近四周全都是先人墓碑,這時候如果家中長輩娓娓道出自己死後的殮葬意願,例如「我很喜歡這個地方,環境清靜舒適,但願自己百年歸老之後都能長埋於此。」又或者「我最討厭這個墓地,每次都要長途跋涉才能到達,所以我死後千萬不要選擇這裡。」這些話在平日說出來總覺得奇怪和不自在,但在墳場的環境中表達就會變得自然不過。

2. 看到與死亡有關的新聞
當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機收看新聞報導,又或閱讀報紙,都會發覺總有一些新聞是與死亡有關。例如過去三年,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全球每天都有不少人因染病而死亡,當中有不少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家人之間大可在餐後認真討論和分享對這些事件的想法,並藉以說出自己的意願。

曾經有一位長者與我分享,他在報紙讀到一篇有關在家離世的報導後,當天晚餐後就與家人分享該報導的內容。家人聽到後不但沒有作出阻止,反而能夠坦承交流彼此的想法,長者最終亦能成功將自己期望在家離世的意願告知家人。

3. 聽到身邊有人去世
當人年紀漸大,必定會經歷身邊的親友患上重病或去世。每當聽到這些消息時,就是另一個適合時機去分享自己對臨終時的意願或死後殯葬安排。例如家族中有一位長輩因長期病去世,這時候就可以討論晚期照顧、死亡地點或預設醫療指示等議題。又例如剛出席一位朋友的喪禮,回家後就可以分享自己殯儀安排的想法。

4. 讀完這篇文章
與其被動等待一個合適時機出現,不如今晚就與家人分享這篇文章的內容。你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文章的重點,又或將文章直接交給他們閱讀,之後就可順勢表達自己對死亡的想法。

與家人分享和討論自己的臨終及死亡意願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可能會令家人誤會自己是否患上末期疾病,而且談論死亡亦有可能會牽動彼此情緒,令氣氛變得尷尬。多年來,我曾見過不少臨終病者家人在急症室痛苦和艱難地討論應該請醫生繼續搶救病人,又或放手讓病人舒適和有尊嚴地離去。我又見過有些家人因先人的殯葬安排出現分歧,甚至發生爭執。

我相信大部份人都希望死後為家人留下愛與祝福,因此要避免以上情況發生,最有效的方法是應該在自己仍然健康清醒之時,早早為自己的死亡作好準備和決定,然後尋找合適機會將意願和想法告知家人。當彼此都能夠坦承溝通,才能夠在死亡臨到時達至心安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