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半夜佢會叫醒我,講啲唔知咩,一叫醒我就好難再入睡。」
「唔知咩事周圍整,或者係叫我,講啲好無聊嘅笑話,叫我答佢⋯⋯」
以上情況,相信不少認知障礙症長者的照顧者感同身受。國際睡眠基金會建議,成人每天應睡7至9小時,但社聯去年的統計顯示,照顧者平均每天只睡6.8小時。睡不到,睡不好,怎麼辦?
睡眠專家、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指,女性、年紀大、完美主義、容易緊張憂慮,例如照顧者為家人擔心等等,都是失眠高危因素。
不少人更用錯方法處理,例如早早攤上床等入睡,又或者「今晚瞓唔好,聽晚早啲瞓」,結果變成持續性失眠。
「如果失眠問題較大程度上受習慣或認知影響,就要透過改變認知同行為處理。」她說,很多國際醫學組織建議以「認知行為治療」(簡稱CBT-I)作為處理失眠的首要療法,不奏效才用藥。
CBT-I由行為、認知治療兩部分組成,透過減少對失眠的恐懼,並改善一些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令失眠者回復規律作息。
陳銀燕強調,CBT-I不但比藥物更安全、療效更持久,而且通常兩周開始見效,實證發現有效改善八成失眠患者的情況。但她嘆謂,香港市民一般對CBT-I的認識不多,更少人採用此方法對付失眠。
她說,公立醫院節奏急促,人手資源有限,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未必有足夠時間,跟進失眠患者採用CBT-I療程。雖然社工及護士等都可以受訓成為睡眠治療師,但目前本港未有這方面的培訓安排。
近年歐美國家引入網上的自學課程,鼓勵失眠患者按着指引,學習CBT-I對抗失眠。使用者若自律、持續地跟從療法,效果亦不差。
陳銀燕介紹行為治療的一個主要策略——刺激控制法,原理很簡單:「眼瞓先好瞓。」
她解釋,長時間失眠會令人對床產生環境反射,無法入睡,「在床上輾轉反側、等瞓覺,慢慢張床好似用嚟玩電話,唔係用嚟瞓覺。」當床與「醒瞓」行為連繫上,失眠者就更難入瞓。
刺激控制法是加強「睡眠與床」的關係,令人一上床便有睡意。
● 不要在床上做睡覺以外的活動:例如看書、看電視、玩手機、聽音樂、抽煙等。
● 不要勉強:15分鐘內睡不著便下床,有睡意才上床,「唔好喺床上等瞓覺,因為愈等愈『囉囉攣』,更難瞓著」。
● 不要午睡:補眠會大大減低睡眠驅動力,令晚上失眠。若日間需要從事精神集中的活動,或真的睏得受不了,可小睡15至20分鐘。
陳銀燕指,刺激控制法的具體執行,可視乎個人情況調整。有照顧者可能經常半夜被吵醒,雖然改變不到這些外在因素,但加強「床與睡眠」的關係,至少在入睡時能睡得更好。
照顧者也可協助長者建立良好睡眠習慣,「唔眼瞓唔好咁快叫佢上床,寧願等到眼瞓先瞓。固定時間起身,唔好由佢瞓。」長者減少半夜起床,照顧的家人也可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