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約一成長者有抑鬱徵狀,估計總數逾十萬人。除了向精神科求診,臨床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療法也能幫助長者走出陰霾。
在深水埗工作的社工龐建業,去年參與「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接受為期半年的認知行為療法培訓及實習應用。「這套方法以往較少用在香港長者身上。因為需要患者參與分析問題,『功課』又要寫字,部份長者未必識字或擅長思考。」龐建業解釋項目所用的材料都是特別設計,運用更多圖像、影片、形象化和生活化的例子。
用EMOJI學情緒
實際應用時發現,其中一種思想陷阱是非黑即白,龐建業說:「有些長者會認定『做父母一定要照顧子女』,兒子五十歲失業,都想賺錢養他。『家務一定要我做才行』,即使年老體弱仍逼自己做。」這些念頭都構成壓力,當力有不逮時,就更多負面情緒。他以手機emoji(表情符號)教長者認識喜、怒、哀、懼等感受,給的習作就是emoji和溫度計圖表,讓他們記錄每天的心情指數,學習識別情緒。有情緒病患者說:「雖然我仍然會驚,但現在我知道自己在驚,就懂得提醒自己:沒那麼大不了。」
「一定」就痛苦
龐建業說,認知行為治療不是直接提出另一套想法或建議:「你這樣想/做就行」,對方未必接受,可能更會反駁而加強執念。「因為這是你的想法,不是長者自己的想法。」他會透過發問,帶長者多想一點,回憶一下過往經歷,是否一定像自己所想那樣?會否曾有例外?將來也有別的可能?「很多時抑鬱源自:『我一定要怎樣怎樣』、『人家一定會這樣看我』,其實不一定的。每逢想到『一定』呢,人就痛苦了。」
當能引導長者對事情作出不同解讀,就是走出抑鬱的契機。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超過八千七百萬港元,在全港四個試點地區推行,以創新服務模式,結合社區精神健康服務及長者服務,亦培訓專業社工和「樂齡之友」長者義工,掌握認知行為治療,以外展支援、協作轉介、個案輔導、小組分享及社區教育活動等,提升長者心理健康及抗逆力,預防抑鬱症。
計劃詳情,請瀏覽:
網址: www.jcjoyage.hk
面書: @JCJoyAge
甚麼是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指出,人的情緒由思想產生,但面對同一事件可有不同解讀。當想法改變,情緒行為也能改變。治療重點在找出令人產生負面情緒的思考模式和陷阱。治療師會與患者一起訂立目標,給予「功課」,例如讓患者填寫記錄表監察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處理情緒的技巧。
認知行為治療如何運作?
處境 1
婆婆習慣每天揹患病丈夫上落六層唐樓去飲茶,後來身體轉差沒法再揹。
處境 2
情緒病多年,每次搭巴士都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