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大的關節就是膝關節,它負責支撑整個身體的重量。
越來越多年輕人中年人出現膝頭痛,並且有早期退化性關節炎。
SALLY 文職人員 43歲
四十三歲的Sally一直不喜歡做運動。每天坐在辦公室工作,工餘就行街看戲。大約兩年前,因應社會越來越流行長跑,每年的渣打馬拉松就像盛大的嘉年華,加上愛運動的朋友不時在面書分享長跑女bloggers的文章,Sally眼見年輕bloggers一身長跑look很有型、身材又fit,於是心癢癢開始參與長跑。
開始時確是一股作氣,一星期總有幾天一下班就去球場練跑,然而經常熱身不足就起跑。有一次,她跑時左膝有點痛,但沒有理會並繼續跑下去,結果膝蓋痛了好幾天。醫生說她出現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要減少跑步,改做訓練肌肉的運動。
「真的沒想過,我並非常常運動,工作又不需長時間站立,這樣都會患上退化性關節炎!」Sally只好停止跑步,並開始服食萄葡糖胺,「我不想退休之後,因為腳痛而無法遊山玩水。」
膝頭痛原因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人們所說的痛和痛的程度,有時很主觀,不同人有不同的忍痛能力。然而,「痛」正是身體向我們說話,告訴我們有些不妥。人們常說「年紀大、機器壞」,他更正說應該是「年紀大而不保養,機器才容易壞」。換言之,只要好好保養,到八十歲仍可健步如飛。
他說,膝頭痛主要來自膝關節的兩大問題:一是風濕性關節炎,一是退化性關節炎。前者屬於免疫系統問題,與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患者所佔比例不多。後者則因膝關節長期受力,腿部肌肉又未能起保護作用,加上膝關節液隨新陳代謝減慢而流失,令到關節軟骨老化磨損,這是大部份人膝頭痛的原因。膝關節組織發炎又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的就是意外撞傷、扭傷。慢性的就是日積月累勞損而不自知,這是最普遍出現的情況。
膝頭痛高危人士
適量運動
常見的膝頭痛來自勞損。當日常重複性的動作所帶來的負荷,超出了雙膝所能承擔的,就會出現勞損。註冊物理治療師魏志榮說,即使是十二、三歲的學生,如果突然間要面對超強度的運動操練,一樣會出現軟組織發炎、軟骨磨蝕等情況。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膝痛問題。不少人以為只要停止運動、打止痛針食營養補充劑就可以解決,魏志榮說這是很大的誤解,要保護雙膝、防止膝痛,不是休息,不是針藥,而是開始適量而循序漸進的運動,因為運動包含對膝蓋最重要的好處:增強肌肉力量。
原來保護膝關節最重要是肌肉,當中以大腿的四頭肌(即大腿前方和膝頭上方的肌肉)和大腿後肌(膕繩肌,簡稱大腿後側肌群)最重要。這些肌肉協助雙腳進行屈、伸動作,如果肌肉夠強壯,就能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從而減少重複性動作為膝關節帶來的傷害。
膝關節三問
Q: 屈膝的時候,膝頭發出「咯咯」聲。膝關節是不是有問題?
A:未必。由於膝蓋骨與骨之間有液體起著潤滑和緩衝作用,當中可能含有氣體。若關節迅速改變位置,氣體形成氣泡而釋放出來,就會發出「咯咯」聲。如果沒有伴隨痛楚或不適,是沒有大問題的。但如果帶痛,就要求診了。
Q: 據說口服葡萄糖胺可以修補軟骨,真的有用嗎?
A:至今並沒有文獻證實葡萄糖胺可修補軟骨,修補軟骨主要靠自身的新陳代謝,而葡萄糖胺最多只能減慢膝關節的退化速度。另外,葡萄糖胺有很多種,暫時只有文獻指出「glucosamine sulfate」(硫酸鹽葡萄糖胺)能減慢退化速度,然而效果不太顯著。
Q:據說倒後行可以訓練小腿後面的肌肉,對膝關節有好處。真的嗎?
A:倒後行的確可以用到多組平時向前行所少用的肌肉,特別是小腿和大腿後肌,有助穩定膝關節。但倒後行容易跌倒,這就得不償失。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動作都能強化大小腿肌肉,沒必要選擇倒後行這個大風險動作。
日常護膝運動(強化腿部肌力)
A 坐直伸膝
B 靠牆靜蹲
C 扶椅伸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