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睇錯醫生斷錯症:以為腰痛原來是焦慮
睇錯醫生斷錯症:以為腰痛原來是焦慮

「每人一年總會去一次診所,家庭醫生第一線看診,使用量大,不可能只有四百四十名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其他專科十年都不會看一次。」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臨床教授李大拔以教育為喻:「讓教育普及化,中小學老師的數目便要多過大學老師。」

有一個病人,一直到中大家庭醫學教學診所向李大拔求診。有一天病人感覺腰痛,自己去看私家骨科醫生,然後他又感到胸口痛,骨科醫生照心電圖沒找到原因,病人於是再找李大拔,發現十二指腸有損傷,加上輕微焦慮引致胸口痛。幾年後,病人再次覺得胸口痛,看過幾名醫生,各有不同說法,到私家醫院做檢查,都說心臟無大礙,最後還是找回李大拔,結果診斷他是因為情緒緊張導致胸口痛。病人於是釋慮,健康開始好轉。

李大拔認為病人有可以信任的醫生,很重要,否則越看得多醫生,疾病根源卻越遲找到。「外國的專科醫生很重視轉介病人來的醫生,會從這醫生得到更多病歷背景資料。」所以家庭醫生非常關鍵。

紓減醫療需要

目前家庭醫學專科並不是醫科生的首選,因為身份不明。「即使沒有家庭醫學的專科資格,仍可自稱為家庭醫生,其他專科不會如此。像醫生沒有外科資格,就不能開刀動手術。」在爭取更明確的專科制度的同時,李大拔認為家庭醫學亦應該普及,其他科的醫生,都可以接受家庭醫學的培訓。

在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地,醫生不止學習各專科的基本技巧,還要去資深家庭醫生的診所實習,才能獲認證為家庭醫生及有獨立執業的資格。李大拔建議香港可以有家庭醫學文憑,讓其他科醫生在工餘時間進修,再建立家庭醫生名冊。

他說起自己1985年從英國回港,急症室已經是人頭湧湧,要輪候幾小時才見到醫生,但當中有些情況較輕微的病人其實可在診所獲得治療。他一直思考香港為何沒有家庭醫生制度,若可紓緩公立醫院的人手壓力,那麼家庭醫生的培訓名額可以多一點。譬如可處理輕微情緒問題,病人不必苦苦等候醫院精神專科服務幾年,外國便做到先由家庭醫生把關,病情更嚴重才去醫院,例如英國醫院不會為手術後的病人拆線,要求病人找家庭醫生處理。

英國醫院培訓醫科畢業生時,一半名額用來訓練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另一半訓練專科醫生,以增加家庭醫生數目,但香港醫院卻沒有特定的比例,加上醫院內各專科人手緊張,他們寧願培訓某一專科的醫生來分擔工作量,因此每年給予家庭醫學專科的培訓名額不多。

李大拔進一步建議,每個社區可以有一個類似治療中心的配套,支援區內多間診所,中心內除了有檢查儀器,亦有護士教導糖尿病人打針、營養師建議餐單、臨床心理學家輔導情緒病病人,能夠幫助醫生更有效發揮作用。「護理病人其實是一項社區的團隊工作,香港正是缺乏這類服務。」

選擇醫生要轉醫生?

如何選擇合適的家庭醫生?除了看資歷及自己的主觀感覺,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建議,求診時可觀察醫生有否仔細聆聽病情、有否細心分析及清楚解釋藥物使用。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臨床教授李大拔也說,求診時可觀察醫生有沒有全方位關心病人,從多角度問診,會否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理想的家庭醫生,診所位置應在家居附近,便利求診。

甚麼情況下要轉醫生?病了若自行休息兩日就痊癒,朱偉星認為不用看醫生,兩日後未好就要看醫生,兩星期後仍未好轉,應去覆診;若看同一個醫生兩個月,檢查做過後仍未改善,應考慮尋求另一名醫生的意見。

李大拔說明白香港人工作繁忙,求醫也要求就手,但若可以的話,應盡量固定找同一位醫生,讓他熟悉自己的病史,當遇上較複雜的健康問題,也有相熟醫生可求助。若因搬離原本社區等情況而要轉醫生,除了問朋友意見,也可問問原本的家庭醫生,由於他較熟悉病史,可介紹另一位合適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