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忘記,都是失去,也許照顧者一早已有哀傷的感覺。耆智園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出版《腦退化症患者家屬照顧者的哀傷情緖自助手冊》。手冊中指出,即使親人仍在世,但慢慢失去記憶、自理能力、語言能力等時,照顧者有感親人不再如往昔一樣,就如「失去了他 / 她」,已會出現哀傷情緒。
初期患者特點:
照顧者可能出現的感受:
喪親反應人人不同
有多年哀傷輔導的前線經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周燕雯強調,親人去世,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應。就如在冷氣房內,有人仍要搧涼,但有人圍上披肩。哀傷的反應,並無高低之分:「不要覺得他哀傷一點,我冷淡一點,就是他比我叻。」
男人較冷淡?周燕雯說,有研究顯示男性的荷爾蒙會令他們的哀傷淡一點,所以批評他們冷漠是不公平的。
周燕雯曾經輔導一對喪子的夫婦:爸爸很厲害,辦了許多事,如到學校搞手續;媽媽就不斷哭,無法生活。媽媽向周說:「我沒了兒子是傷痛,但我也沒了一個疼我的老公!想不到老公如此無情,孩子死了也無動於衷。」兩夫婦陷入婚姻危機。
不過,周燕雯說兩夫婦中有人發愁,有人處理問題,也許是一種平衡。「大家不同反應,可能對家庭更好。」
聽周燕雯教授談善別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不同角色的哀傷反應
資料來源:耆智園《腦退化症患者家屬照顧者的哀傷情緖自助手冊》
病情 | 配偶照顧者 | 子女照顧者 |
初期 |
|
|
中期 |
|
|
晚期 |
|
|
準備好說再見?
大家會以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有較長時間為喪親作心理準備,或較易面對家人離世。周燕雯反指,過長或過短的心理準備都不是好事。
周燕雯曾輔導過一位長期照顧媽媽的女兒。媽媽有認知障礙症,有一天走失了。女兒好焦急,很害怕從此失去媽媽,所以一邊尋人,一邊發脾氣。最終,有好心人找回媽媽。原來她自己去了商場,但不懂回家。女兒見到媽媽,沒有立即擁抱,反而是不停罵她,罵了好幾分鐘。但媽媽樣子呆呆的,完全沒有反應。待女兒冷靜下來,才頓覺自己罵人是不應該的,她深知自己只是緊張媽媽。不過,女兒沒有道歉。
不幸地,在走失事件後不久,媽媽突然離世了。女兒一合上眼,只記得痛罵媽媽的幾分鐘,多年來跟媽媽的美好時光,怎麼記都記不起。任憑身邊的人如何告訴她已照顧得很好,她只有自責及內疚。
一般而言,由開始照顧家人到離世約半年的話,是最理想的心理準備時段。不過,認知障礙症的照顧時期通常比半年超出很多。
「照顧(時間)長了,照顧者的身體及精神壓力大了,多了機會產生矛盾。」周燕雯又說,華人有一種傾向,經常想自己做得不好、不足的地方。所以,當家人離世,負面回憶就會湧現。
為了預備說再見,周燕雯鼓勵大家儲起開心的回憶:寫下來、拍照……最重要是讓自己和別人看到。當親人走了,就打破這個「回憶錢罌」,哀傷時就有很多好東西可以回看了。
周燕雯回憶起,她的爸爸小時候來香港,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到他六十多歲、仍很健康時,周燕雯問他想跟所有親人一起回鄉嗎?爸爸很開心地說好,然後他們一行五十多人到順德玩了三天,拍了很多相片。
不料爸爸在此行後,突然中風過身。周燕雯很傷心,「幫到我的,就是我曾組織這次有意義的旅行。當我不開心時,就會回想這件開心事。」
關係愛恨交纏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感情可以很複雜。周燕雯在一次「生死學堂」分享會中被問到,如果家人之間是愛恨交纏呢?如果有仇恨、可能一輩子都在等一句對不起,但對方已走了。
「愛恨交纏的哀傷是複雜的。有一成半的喪親人士需要專業人士協助面對哀傷,當中應有三份二都是這種。如果你真的恨多過愛,那不會感到傷感,可以繼續生活。但如果你仍然掙扎,仍然掛念?我相信你的愛是大於恨。這樣需要處理。」
與周燕雯教授談善別:愛恨交纏的哀傷
在《談論死亡:親友、照顧者和醫護人員手冊》一書中,英國作者蘇貝妮(Sue Brayne)說了作家基爾的故事:
基爾自小父母離異,他認為繼母一直操控父親,因此憎恨繼母之餘,也與父親疏離。直到父親患末期癌症後,基爾一直希望有多點單獨時間與父親相處,但父親都表示不想多談。
一次,基爾決定向父親說出埋藏已久的心底話——他很想念父親,但作為離異父母的孩子,他面對極大困難。但父親沒有回應,只是問繼母何時會去探望自己。
一星期後,父親離世,基爾說:「他的死亡竟然把我過往數十年來壓抑在心頭的憤怒一下子傾瀉出來。」「雖然死亡未能使我與父親的關係復和,但我們已竭盡所能了。」
蘇貝妮針對這種情況,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