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面對父母入院、同事辭職等問題,麥教授因十多年前抑鬱和焦慮症經歷,以及多年的靜觀訓練,學會了按步處理問題,讓自己安心。

【突然成為照顧者】3 盡力做規劃

口述: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

整理筆錄:劉偉琪

父母入院的最初幾天,其他問題接踵而來,同事辭職、講座嘉賓的爸爸也入了醫院,覺得老天在耍我。但十多年前曾有抑鬱和焦慮症經歷,以及多年的靜觀訓練,令我變成一個很有條理、能夠覺察自己身心變化的人。我知道如果處理得不好,自己會容易產生壓力和焦慮。

所以我將所有行程編排得井井有條,令事情順利。我立即預約身體檢查和打「蛇針」(帶狀疱疹疫苗),因為面對高壓情況,如果免疫力差而「生蛇」,後果不堪設想。

我也立即預約安裝平安鐘、致電查詢離院支援計劃、比較陪診員的價錢⋯⋯我以前對這些服務一無所知,也從未試過和社工說那麼多通電話。所以我覺得之前十幾年的自我照顧經驗是有用的,讓我知道如何在壓力下照顧自己,並保持身心平衡,真是不能臨急抱佛腳。當發生緊急情況,我立即清楚要做什麼。當覺得自己處理得好,就會感到開心,會稱讚自己。

雖然現在算是安排妥當,但我經常提醒自己,永遠不會知道下星期發生什麼事。但既然要發生,只好轉換心態,盡力做到最好。

當然每人的處境不同,我可以做到,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社會大眾未必那麼容易找到資料,或懂得如何尋找資料,令我更積極思考將來如何運用「心導遊+」的網上平台。譬如當照顧者表示,照顧父母感到很辛苦,聊天機械人「阿本」立即推薦可找哪些機構和社福資源,讓用家自行選擇,這是值得發展的功能。

想了解「心導遊+」及其他網上資源,全文:https://carersgarden.org/照顧者情緒爆煲/網上情緒治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