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電視節目拍攝馬鞍山一個居屋單位:雜物多到堆出走廊,六十多歲的男戶主從六百多呎的「垃圾屋」爬出爬入,走廊公眾地方就成了他煮食和生活的地方。
鄰居被滋擾長達十年,食環署、社工及警察都曾經跟進,卻無法改變現狀。屋苑管理處向土地審裁處申請禁制令,男戶主寫了十多頁紙解釋後情況一度改善,但一個月後又打回原形。
囤積源於心結
「囤積物品只是表面那層,可理解為囤物者受了傷,但用不合格的膠布蓋住傷口。」救世軍自2021年展開「“掃”心事」── 囤積行為人士社區支援計劃,接觸過近百個案的計劃主任王肇言觀察人們失控地囤積雜物,大多源於長期的孤寂、 不安、焦慮,心頭有結未解。
囤積症的解藥,是處理情緒與內在需要。王肇言強調社區接納和支援,很影響囤物者的心態,他期望鄰居能避免指責,有餘力的,再進一步關心對方。切忌只幫鄰居丟棄物品,既不治本,又不安全,很快會故態復萌。
1
原生家庭有囤積習慣,耳濡目染下,子女習慣儲物。
2
童年資源匱乏,認為丟棄物品是浪費。
3
發生事故,例如家人離世、創傷、不適應退休,遂以擁有物件來營造安全感。
最近常有傳媒聚焦報道衞生惡劣、精神異常的囤積行為人士,王肇言接到不少個案反映,擔心被外界誤解。「囤積有唔同狀況,唔係個個一樣。」 例如有些囤積者會刻意保持家居衞生,囤積的物品亦十分新淨。
1
囤積症患者以長者為主?
囤積並非長者「專利」。王肇言引述外國研究指,囤積行為一般於11歲至15歲開始出現,但到40歲左右,由於囤物者具購買力、囤積已維持一段時間,囤積狀況會變得嚴重並被發現。
2
囤積物多是拾荒得來?
囤積與拾荒並無必然關係,囤積物可以是因過度購買、他人送贈或免費派發而來。
3
囤物者家中一定污糟邋遢?
部份囤積人士只會在家中特定位置囤物,並繼續打理沒囤積的空間。
4
囤積行為經治療後能完全「斷尾」?
囤積行為是囤積者長時間建構出來的生活習慣,王肇言坦言囤積者很難完全不囤物,但能夠控制在不影響生活、不構成家居危險的程度,維持平衡,已算是理想。
1 / 1
「囤積症」在2013年被醫學界列為精神病,患者在家中大量囤物,令特定位置被阻礙而未能使用,繼而影響日常生活、以至工作、人際關係。
與一般的物品收藏者比較,囤積人士對囤積物的滿足感較少,未必會整齊地收藏物品。他們會以囤積行為來減少負面情緒,但每隔不久,又需進一步囤積更多物品,而不論物品價值如何,囤物者亦難以捨棄物品。
九張相片知級別
想評估自己有否囤積問題,可使用這份雜物影像評量表(Clutter Image Rating),比對表內的相片和自己單位的情況。
評量表分別是睡房、廚房、客廳各九張相片,如果程度達第四級或以上,建議尋找臨床心理學家評估,或尋求社工協助。
1 / 1
蘇小姐以往習慣以購物紓緩工作壓力,退休後經歷角色轉變,她愈加頻繁地購物,以抗衡寂寞及不安感,於是屋內放滿衣物、裝飾品、文具及各類生活用品。
後來社工與她一起訂立規矩,規定家中只能放一定數量的物品,多餘的必須丟棄或送贈。經過一年的輔導及收拾,她轉而投入參加長者中心活動,慢慢調整生活重心。
鄰居點幫忙?
王肇言指與囤物者的相處,可分為三個階段,他期望鄰居負責營造接納的氛圍,社工則主力輔導及指導執拾:
階段一:初次接觸 | |
建議鄰居態度 鄰居見到囤物者,對話內容往往離不開關注其雜物、家居狀況,「好少關心點解囤積,背後發生咩事」。王肇言建議鄰居可先與對方打招呼、閒話家常,像一般鄰居般認識、關心,避談雜物問題。經常面對指罵的話,囤物者會寧願無視、封閉自己,甚至出現防禦狀態,回罵對方。 |
社工角色 著重先與囤物者建立關係,展示關懷。王肇言指首要任務是聆聽:「聽佢講嘢,了解其生活狀況、面對的情緒、健康問題,佢自然會覺得我哋唔係逼佢處理問題,而係關心佢。」 |
階段二:漸漸熟絡 | |
建議鄰居態度 與囤物者相熟後,鄰居可再了解其囤積狀況,「咁樣住會唔會唔舒服?唔舒服要出聲啊。」並協助對方連結社會服務,例如聯絡區內的長者地區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但緊記要尊重囤物者意願,如其表現抗拒,不要強逼對方接洽社工。 鄰居不宜在缺乏專業人士協助下,自行協助囤物者執屋,因為環境未必安全,亦需要配以手套、防蟲物品等裝備。只執屋而不面對心中情緒問題,很快會打回原形。 |
社工角色 會最少與囤物者面見一至三次,讓大家了解對方,商討雜物處理方法。 王肇言會與囤物者共同訂立捨棄物品的規矩:「重點是一起訂立,令他明白自己要負責。」例如衣物一旦大小不合、發黃、半年內不會穿,就要丟棄;或物品如超過某數量就要棄置。 |
階段三:落手清理雜物 | |
建議鄰居態度 到了執拾的階段,囤物者需要決定物品去留,面對背後的心結,容易情緒波動。把雜物搬出屋外時,會有心理壓力擔心被鄰里看見。 王肇言建議鄰居營造支援的氣氛:「見過一些好鄰居幫忙買水、一起執拾,或叫對方一齊食個早餐先,像朋友般陪伴。」他強調社區支援對囤物者非常重要,當社工離開後,囤物者需自行執拾物品,獨自面對鄰里的目光。 曾經有鄰居在囤物者執屋途中指罵、拍攝,令囤物者緊張、自責,勾起不快回憶。紛擾的環境不宜執拾,社工會暫停執拾,有囤物者試過被指罵後不願意繼續與社工聯絡。 |
社工角色 會一同訂立具體的執屋目標、時間、休息間距,並聯同義工上門執拾,「例如可以每半小時休息一吓,每次毋須執拾太多物品、太長時間,否則他會感到沒完沒了。」執屋過程中,要讓囤積者找到成功感,欣賞及肯定自己。 首次執屋時,可選擇清理囤積者很希望能清空、使用的空間,增加動力。「例如客廳是一些囤積者很希望處理的空間,這代表家人能來拜訪,象徵與家人重新交往。」 及後,社工會邀請囤物者參與同路人小組,互相分享面對囤積的經驗。「好多囤積者在社區上是孤立個體,但小組的氛圍很舒服,容許他們互相支援。」 社工會持續跟進個案約一年。 |
囤積並非長者「專利」,但面對年老的囤物者,王肇言觀察到有兩個狀況較難解決:
向囤積行為人士提供家訪、執拾、個案管理等服務。須經社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會員機構、醫管局轄下醫務社會服務單位,或其他教會及地區團體轉介,並確認願意接受服務。
服務內容
電話
3188 5646 / 6032 1011
假如情況始終沒法改善,有以下跟進途徑:
鄰居的臭味或垃圾造成環境滋擾,可致電1823向食環署投訴。
食環署可向住戶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在限期內減少滋擾。若沒遵守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罰款$10,000,每持續一天罰款$200。
1 / 1
2021年網上流傳一張房委會通告:清晨時分有住戶剁肉餅,滋擾鄰居,引起網民熱議。不少人感同身受,投訴很多公公婆婆凌晨已經起床,一早準備食材,噪音擾人清夢。
長者退休後,作息時間可能跟一般打工仔不同,加上聽覺機能減退,有時會發出噪音而不自知。例如調大音量播音樂、看電視,或是斬雞、剁肉餅……如果鄰居認為噪音嚴重影響平日的舒適生活,可以報警,因為《噪音管制條例》列明任何人違反規定,便觸犯刑事罪行,定罪後最高可罰款一萬元。
1 / 1
2011年一名孕婦因難忍鄰居在門外燒香,令她呼吸困難,甚至要提早剖腹產子,於是入稟區域法院禁制鄰居燒香。她指出,這名鄰居每日多次在門外用兩個香爐各燃點三支香燭,每次燒香時間超過一小時。法官指香港地方狹窄,鄰里間應互相體諒,雖然住戶有權燒香稟神,但鄰居也享有免受滋擾的權利,被告沒有正視行為對鄰居的影響。法官判被告敗訴,須向原告賠償$75,000及大部份訟費,並下令限制每日燒香次數和時間,而且只可燒環保香。
長者一些生活習慣,若鄰居覺得受到滋擾,可循民事跟進。以上燒香的案例,鄰居正是循民事途徑入稟。
鄰居也可以向食環署投訴。《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列明「從任何處所發出塵埃、煙霧或臭氣,其方式足以構成妨擾」,即屬違法。
什麼是滋擾?
《普通法》保障任何人有享用住所的權利,如果長者行為滋擾到鄰居,是有民事責任的,受滋擾者無論是業主還是租客,都可以提出民事索償。
滋擾是指以一般人的準則而言,為他人的生活帶來不便、阻礙他人舒適生活。
但如果干擾問題在社區存在已久,法庭未必會考慮,除非突然急劇惡化。而法庭在判斷某行為是否構成滋擾時,會採用一般人的容忍程度為標準,假如申訴人異常敏感或過度容易受影響,申訴便未必成功。
法庭也會考慮干擾者的意圖、發生頻率、造成的影響是否持久等因素。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