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基礎三式

讓身心有基礎去應付所有事,否則其他幾式都跟你無關。你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到時誰照顧那個人呢?無論如何,做好這三樣事情,等於幫助了你要照顧的人。」鄭柏榮說。

第一式 定時運動

建議定時運動,每天15至30分鐘,「不一定出街做,在家郁動兩下也可以,可以根據自己興趣,用不同方式進行。」目標是保持身心健康、維持平衡生活模式。

「很多照顧者說,平日照顧等於做了運動。但這叫勞動,抹地、拖地是不情不願地動,而且愈動愈緊張。運動是讓你放鬆自己,很多人知道要做運動,但覺得沒有時間就沒做。」必須妥善規劃,否則不會成事

第二式 保持足夠睡眠

認知障礙症長者經常日夜顛倒,令照顧者晚上無法好好休息。照顧者要懂得創造休息的機會,「可能要分段休息,或是找幫手,至少在星期六日找人幫手。」

他强調要主動爭取,「真的要規劃,(休息)不會從天掉下來。」

更多睡眠建議,可參考:瞓唔著 點算好?

第三式 健康進食

最簡單卻最多人忽略的習慣,很多照顧者為了照料長者,連自己吃飯也顧不了,以致胃痛或出現其他身體毛病。

有照顧者會因為長者有吞嚥問題吃不飽,自己「獨食」而感到內疚,「但你不吃東西後病倒,沒人會餵他,到時你更內疚。」

第四至六式:借力用力

「一個人力量可能有限,但會借力就可發揮更大力量。」

第四式 維持社交生活

社交生活有很多不同模式,不一定要外出,可以跟親友WhatsApp或FaceTime,也可以找網友聊天,最重要方便自己,「如果不接觸外界,永遠都會困在問題當中。」

如果缺乏社交生活,其他招式都難以發揮作用。「有些人說,我做了照顧者這麼久,滿腦子都是父母,我沒心機跟人聊天。這要戒掉,將照顧責任暫時放下,不用很久,只需一兩個小時,嘗試投入社交生活。」

第五式 尋求適當協助

有需要時主動找親友或社工支援,尤其是親友,盡量解釋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難處。「有時不在一起住,真的不會明白。」盡量跟社工保持聯絡,「你不主動說,他們不知道你需要幫忙。」

同路人互助圈子也很重要:「可以分享經驗,你未必跟他一樣這樣做,起碼知道有人走過同一條路,是走得到的 。」

第六式 善用社區資源

政府和社福機構都有提供服務,幫助照顧長者,例如長者中心、喘息空間、暫託服務,以至照顧訓練等。

另外有很多上門服務,包括職業治療、物理治療、上門暫託。「這些全部是直接幫忙,讓照顧者騰出空間做自己的事。」

了解更多社區資源:照顧者資源

第七至十式:內外兼修

「大家有看過武俠小說,要贏人不單說招式,先練好內功,什麼都不怕。」

第七式 分享情緒感受

照顧者容易忽略自己的情緒,一味埋頭苦幹,不知不覺間變得暴躁易怒。

鄭柏榮提醒照顧者要認真對待情緒,「不開心不是你的錯,你也不想」。重要的是勇於分享,不要躲起來單打獨鬥。

第八式 治療情緒健康

留意情緒有否出現問題,除了求醫、找社工評估,網上也有很多自我評估資源。

鄭柏榮曾治診一名病人,要照顧半瞎媽媽,卻找不到服務,常常感到沮喪,見人就罵,原來患上抑鬱症。「他覺得世界很黑暗,自己照顧不好媽媽,所有人都不幫忙,很憤怒,日日哭。」

病人服藥和接受心理治療後,自覺照顧能力高了,開始和外界改善關係,也找到了更多服務幫忙。

第九式 接受自己的限制

鄭柏榮說,認知障礙症照顧者需要接受的事實是:被照顧者不會康復。這是病症本身的限制,不是照顧者的能力問題。

我們始終是人,很多東西都控制不了。先要接受自己有限制,也要接受被照顧者有限制,否則會很辛苦。」

第十式  正面看待照顧

照顧是一段特別經歷,鄭柏榮形容:「過程很辛苦,但如果可以反思和珍惜,其實足以令到未來人生更豐盛,可能有額外收穫。」譬如加深對親人的了解,「對著一個人三十多年,好像很熟悉,但原來可能未有真正了解他。」

照顧過程也增強面對逆境的能力,「最難已試過,不用擔心以後發生什麼事。照顧者看著一個人,從最健康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還有什麼看不開?」

照顧者不一定只有痛苦和犧牲,也可以有正面得著:「我希望是這樣,每個人有權做到,能夠做到,能力在你們手上。」

「照顧者大大聲」成員分享成為一個開心照顧者的方法:

一些由精神復元人士設計的課堂,也有助照顧者及早了解自己的情緒需要,制定支援方案,避免出事才求助。

新生精神康復會:身心健康行動計劃WRAP® 證書課程

由美國復元人士設計的一套身心健康自助工具,著重提升參加者管理健康及處理危機的能力,包括建立日常健康習慣、面對情緒惡化時的處理方法等。

計劃主任梁泳芝指,課程適合照顧者、長者及專業人士報讀。特點在於未雨綢繆,希望參加者情緒穩定時預先為自己計劃和準備。

另一重點是自主性,梁泳芝說:「參加者可以有系統地規劃,用自己的方式維持身心健康。」課堂會介紹各種維持身心健康、面對情緒危機的工具,讓參加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逐步訂定一個身心健康行動計劃。

課堂會要求參加者選定一些情緒支援者,例如親友、鄰居、教友、治療師等,並預先向對方解釋有關計劃,以便有需要時立即伸出援手。「好似精神健康版本的平安三寶,預先寫清楚自己的看法,當情緒出現問題時,希望其他人怎樣幫自己。」

課程內容

  • 介紹WRAP®核心概念
  • 身心健康工具箱
  • 日常健康計劃
  • 觸發危機事件及行動計劃
  • 初期警號及行動計劃
  • 當情況惡化時及行動計劃
  • 危機及危機後計劃

完成兩日、合共12小時基礎課程後,如想進修成為導師,可報讀35小時帶領員課程

對象

想提升身心健康人士

費用

$1,280

早鳥/二人或以上:每人$1,130

 *實際價錢以新生會網站為準

日期

  • 最新一期為6月15-16日
  • 每年開辦五至六期課程,請留意新生會網站公佈

報名及查詢

地址:九龍南昌街332號(賽馬會新生精神康復學院)

電話:3552 5312

網上報名

不少精神困擾人士對藥物治療有誤解。醫生強調不同人有不同的情緒治療方法,須根據醫生指示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的迷思

情緒問題的治療通常結合藥物、心理治療和自我幫助,然而不少人對用藥有誤解,譬如以為精神科藥物一定會吃「上癮」。

鄭柏榮強調,抗抑鬱藥、抗精神分裂藥不會令人產生依賴,反而病情不穩定下自行停藥,可能會有不良反應,「這不是藥物引起,而是因為突然移除了有用因素(藥物)。」鎮靜劑和安眠藥確實可致上癮或依賴,必須根據醫生指示服食。

藥物有正廠藥與副廠藥之分,鄭柏榮指私家醫生不一定用正廠藥,但若有選擇,政府多會用副廠藥正副廠藥的主要成分一樣,但次要成分和生產方式不同,有可能影響藥效,情況因人而異。

他強調藥物不是愈新愈好,使用多年的藥物「因為最多用藥經驗,最清楚知道效果。」醫生會根據臨床情況決定用藥。

至於精神問題能否康復「斷尾」?鄭柏榮指情緒病和精神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屬長期病患。部分病人如果涉及短期、比較簡單的情緒問題,譬如某段時間工作壓力大,能治療半年至九個月可停藥。

但如果問題複雜,譬如關乎家庭、成長或腦部發展問題,特別是生活壓力下病情容易波動,就可能要長期覆診。

想了解更多藥物資訊,可參考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對精神科藥物的基本認識

患抑鬱症的照顧者分享服食精神科藥物的經歷

STORY - 抑鬱症服藥經驗

照顧者嘉嘉患中度抑鬱症,2017年起經私家精神科醫生處方兩款抗抑鬱藥,服藥頭幾天感到頭昏腦脹、心跳很快。

一星期後副作用慢慢消退,情況開始好轉:「沒有以前那麼坐立不安,可以冷靜下來工作。」後來她轉去公立醫院,醫生也處方同款藥。

2020年嘉嘉病情轉差,醫生建議她改服另一款抗抑鬱藥,「醫生說有助提升生活動力,要早上吃」。

轉藥後沒有明顯副作用,病情也開始穩定下來,「有時忘了吃藥,就會頭昏腦脹、超級頭痛,完全無法思考。」

約半年後她感到病情好轉,主動要求減藥:「醫生也尊重我意見,認為可以逐步減。」可是幾個月後生活發生突變,她又要加藥:「現在吃的較原本份量還要多,真是前功盡廢。」

她坦言不開心:「病情像過山車般起起跌跌,我已經做好食一世藥的心理準備。吃藥就像早餐,成為生活習慣一部分。」

了解抗抑鬱藥的類別及副作用:衛生署藥物辦公室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