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繫穩裝置
須有鞋帶或貼帶固定雙腳,鞋帶不應有彈性,應像安全帶固定腳部
B. 前掌部位置
可屈曲,因腳掌前半部多為長骨,活動大,需要做到靈活動作
C. 闊度
盡可能貼腳,如腳過瘦而鞋過闊, 容易因磨擦而長雞眼
D. 鞋筒
繫上鞋帶的高筒鞋可走得更穩定,對下肢較弱者有額外幫助,也可在登山時穿
E. 長度
鞋頭應留一個手指位的活動空間
使用合適的助行器具,能改善長者的活動能力和預防跌倒。為確保正確選擇及使用,宜先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長者的活動能力、病情、環境及體型等因素,經指導後才購買使用。
拐杖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多一個支撑點,增加步行穩定性;亦可作為警示,減少其他人與使用者發生碰撞。
1. 助行架
常見有四腳助行器及車輪式助行器,體積較大,非常穩固,可提高使用者步行的穩定性及活動能力,適合體弱、平衡欠佳人士。
1 / 2
四腳助行器
$270-$680
2. 拐杖
主要分為腋下及前臂式,減少步行時下肢負重。應視乎身高,選擇不同長度拐杖。
腋下拐杖以腋窩與手部作兩點支撑;前臂拐杖以前臂與手部兩點支撑來固定上肢。
1 / 2
腋下拐杖
$148-$486
3. 手杖
常見有單拐、三腳拐及四腳拐,與地面的接觸點愈多,在平地使用有愈高穩定度,但較難在樓梯或不平坦的路上使用。
1 / 3
單拐
$148-$486
4. 智能手杖
1 / 2
1 / 1
透過高頻率(35Hz)低振幅(0.3g)的全身振動刺激,提升肌肉力量、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改善身體血液循環。 振幅溫和,適合長者及一些不適宜做負重運動的人士;但不適合癌症患者及使用心臟起搏器人士。
使用︰每日20分鐘,建議每週用三天,持續使用一年
價錢︰$28,800
1 / 1
分析近500位香港長者足形測量數據,並參考人類足部18個結構標記設計而成。除了防滑,鞋的結構、重量、鞋跟高度及鞋底密度都經特別設計,提升足部穩定性,讓身體重心適度分佈,達至平衡。
使用︰每日穿著
價錢︰$600-$900
1 / 1
分為保護褲及保護墊兩部份,保護褲附有特別設計,左右兩旁有兩個袋子裝保護墊,可緩衝跌倒對髖關節的撞擊力,減低骨折機率。只有四個尺碼。夏天穿著貼身保護褲或會不舒適。
使用︰每日穿著
價錢︰約$350
1 / 1
如腰帶一樣繫於腰間,保護器上設有安全氣袋裝置,包括微型感應器、充氣儀器和安全氣袋。當感應器探測到使用者倒下,充氣儀器會在0.3秒內展開安全氣袋,可緩衝跌倒對髖關節的撞擊力,減低骨折機率。
使用︰每日穿著
價錢︰約$6,000
每個人雙腳都不一樣,著錯鞋會增加跌倒的風險。但怎樣才算是一雙好鞋子?義肢矯型師黃家豪說:「屬於某個腳型不一定就可穿特定種類的鞋,鞋的性能好卻未必合腳。」選鞋大方向應為保護腳部,避免變型及勞損。
A. 繫穩裝置
須有鞋帶或貼帶固定雙腳,鞋帶不應有彈性,應像安全帶固定腳部
B. 前掌部位置
可屈曲,因腳掌前半部多為長骨,活動大,需要做到靈活動作
C. 闊度
盡可能貼腳,如腳過瘦而鞋過闊, 容易因磨擦而長雞眼
D. 鞋筒
繫上鞋帶的高筒鞋可走得更穩定,對下肢較弱者有額外幫助,也可在登山時穿
E. 長度
鞋頭應留一個手指位的活動空間
F. 鞋跟
後跟杯須挺身、堅固、抗屈曲,行動或站立時可穩住腳,保護足部★高度介乎1吋至1吋半為佳
G. 鞋底
軟硬適中,可穩定雙腳,前方較軟,後方應堅挺,軟的物料同時可置於外側作吸震用
★坑紋愈深愈防滑
H. 重量
非首要考慮,最佳為保護性高而重量輕,黃家豪指:「容易跌倒的話,選擇相對重的鞋,較保護到腳部後面位置。」
I. 物料
不宜過度柔軟,否則難以保護腳部,有腳患的人則不宜選擇過硬的鞋。
★若腳部大小早晚差別大,甚至足部變形,建議穿拉架(lycra)鞋,彈性強而貼腳
1 / 2
1
鞋底坑紋磨蝕,變得光滑
1 / 4
平底女裝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