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大腸鏡可算是近年最受歡迎的檢查項目之一。大腸癌是少數有充足的醫學數據證明病變成因的癌症,由於多數是由大腸瘜肉演變而成,只要及早發現瘜肉,便能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病及死亡率,因此進行有關篩檢是值得的。
由2013年起,大腸癌的新增個案數目一直領先其他癌症,死亡人數亦多。香港政府於2018年8月起正式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市民,每兩年進行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檢驗大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若有的話,再安排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惡化成癌症。
香港中文大學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醫生說:「目前檢驗大便隱血的科技準確度高,90%以上驗出有隱血的都有大腸瘜肉甚至大腸癌。」不過他強調,初期的瘜肉不流血,所以大便隱血測試只能發現晚期瘜肉。「有病人驗出大便有隱血時,甚至已屆早期大腸癌階段。」因此他不反對50歲或以上人士跳過大便隱血測試,直接進行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瘜肉便即時切除。而對於有直系親屬於50歲前確診大腸癌、肥胖及患有糖尿病的高風險人士,甚至可提早於45歲開始接受檢查。
事實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50歲是大腸癌發病率急升的分水嶺,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發病率更早於40至45歲開始快速上升。「近年的確有年輕化趨勢,有約10%患者甚至是40歲以下。」如果一名只有25歲的病人,卻有便秘、大便出血和大便習慣改變等情況,胡志遠說,不會再像以前般等,直接就轉介去照大腸鏡。
目前在美國,大部份醫療保險會保送50歲或以上人士進行大腸癌篩查,檢查方法因人而定,包括大便隱血測試、軟式乙狀結腸鏡、大腸鏡或電腦斷層大腸造影檢查;而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亦會為所有55歲人士免費進行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然後於60至74歲期間每兩年進行一次大便隱血測試。
香港較少進行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其實這檢查可算是大腸鏡檢查的初階版:利用約60厘米長的結腸鏡,經肛門放進大腸內,檢查半條大腸內壁至降結腸左右;而大腸鏡檢查則利用長達160厘米的內窺鏡檢視整條大腸。
胡志遠解釋:「做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需時約10分鐘,不比大腸鏡短很多。在香港專科醫生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倒不如直接進行大腸鏡檢查。」
相關文章
中大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表示,家族中曾有直系親屬患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或瘜肉、糖尿病人、脂肪肝患者,或者平時飲食多肉少菜、缺乏運動及經常吸煙或飲酒,都是患有大腸癌的高危一族,而50歲是大腸癌發病率急升的分水嶺。
在家按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作化驗,常見的大便隱血測試有兩種:一是愈創木脂測試(Guaiac-based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即gFOBT),用化學試劑來檢測大便隱血。由於部份食物或藥物可影響測試結果,所以建議事前避免進食某些食品如豬紅、紅肉、西蘭花和南瓜等,以及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以提高準確度。這個測試須收集3個大便樣本作檢測
另一種是免疫化學測試(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即FIT),用抗體來檢測大便隱血,所需大便樣本較少,亦沒有飲食限制,每次只需收集一至兩個大便樣本。
以內窺鏡技術,透過管狀大腸鏡經肛門進入觀察大腸內壁黏膜的狀況,檢查範圍可達至盲腸。醫生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瘜肉,便會直接切除或抽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化驗。檢查進行前只可進食低纖食物,並服用瀉劑來清潔大腸。另外,檢查前或需要注射鎮靜劑及止痛藥,以減低焦慮和不適
風險:感染、出血或穿孔
香港
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年齡介乎50至75歲人士與醫生商討,並考慮每一至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五年接受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美國
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 A級 建議50至70歲一般風險人士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包括每年一次大便隱血測試及十年一次大腸鏡檢查(或五年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或電腦斷層大腸造影檢查)。
加拿大
預防健康護理工作小組中度建議50至59歲一般風險人士,以及強烈建議60至74歲一般風險人士,每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十年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75歲或以上不建議作篩檢。另外,工作小組亦不建議以大腸鏡檢查作大腸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