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香港人十大死因第2位:肺炎 肺炎是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肺部組織因被細菌或病毒感染,或受到化學性、物理性的物質刺激而出現發炎現象。當肺泡受到感染而發炎,肺部容易積水或膿液,嚴重者會引發呼吸困難或死亡。 篩查方法?由於肺炎是急性疾病,所以並沒有篩查方法。 香港人十大死因第3位:心臟病 在香港,心臟病自上世紀六十年代
肺炎、心臟病體檢攻略

香港人十大死因第2位:肺炎

肺炎是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肺部組織因被細菌或病毒感染,或受到化學性、物理性的物質刺激而出現發炎現象。當肺泡受到感染而發炎,肺部容易積水或膿液,嚴重者會引發呼吸困難或死亡。

篩查方法?由於肺炎是急性疾病,所以並沒有篩查方法。

香港人十大死因第3位:心臟病

在香港,心臟病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已是第三號殺手。所謂「心臟病發」大部份是指冠心病。根據衞生署的數字,2017年每天平均有10.6人因冠心病死亡。一般透過身體檢查去篩檢心臟病,主要就是針對冠心病。

冠狀動脈是環繞心臟的血管,負責供應血液給心臟肌肉,提供氧氣及營養。假如冠狀動脈因為脂性物質積聚、血管壁硬化和增厚(即粥樣硬化)至收窄甚至栓塞,影響血流,就會形成了冠狀動脈心臟病,即冠心病。

血壓、血糖、低密度膽固醇這三個數值,是判斷心血管健康的基本指標,大部份身體檢查套餐都包驗這三項。有些收費較高的檢查套餐,甚至會加驗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脂蛋白(a)、高敏c反應蛋白等,這些其實是聲稱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脂質,不過暫時未有充份數據證明降低這些指數可以減少發病機率。

「目前醫學界廣泛相信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冠心病有關,亦有藥物可以降低人體內的低密度膽固醇。一般是低密度膽固醇下降了但發病風險仍高的人,醫生才會要求再驗其他脂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副教授李沛威醫生解釋說。

坊間常見的靜態心電圖,原來無助於找出冠心病患者。「一個冠狀動脈塞了七成的人也可以有正常的靜態心電圖。」

靜態心電圖不行,那麼「高一級」的運動心電圖呢?運動心電圖一般在跑步機上進行,透過急步行甚至跑步去刺激心臟活動,以判斷心臟有否出現缺血現象。

「40歲以下、沒有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沒有家族病史,而且不煙不酒的人是冠心病低風險群,這些人做運動心電圖,出現假陽性的機會比真陽性的機會大;而一個70歲、患有高血壓,又吸煙又飲酒的人,本身就是高風險人士,做測試出現假陰性的機會好大,所以並不建議無病徵人士把運動心電圖當作例行健康檢查。」

至於同屬非入侵性的應激心臟超聲波(以運動或藥物刺激心臟活動再進行超聲波檢查),就篩查而言一樣會出現運動心電圖的假陽性、假陰性問題。但作為診斷工具,則比運動心電圖重要和準確。雖然應激心臟超聲波本身看不到冠狀動脈,但可以透過觀察心臟結構和功能而診斷心室哪一個位置可能出現缺血:正常的心臟每一個位置的跳動大致相同,如某部份的血管塞了而出現缺血,那一個位置的跳動就可能轉弱。

另一種超聲波,是透過探視頸大動脈內膜中膜有否變厚,而評計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過往有針對成年人的研究指出,頸大動脈內膜中膜每增厚一毫米,患心血管病的機率便增加2.46倍。「這純粹是風險評估。」李沛威認為其效益有待進一步研究。

至於近年越趨普遍的心臟電腦掃描冠狀動脈造影,運用非創傷性之方法,為心臟血管進行造影,在每下心臟跳動的瞬間,掃描出多張心臟及心血管的橫切面圖片,以診斷出冠狀動脈梗塞。

雖然坊間針對心臟的檢查項目種類繁多,但李沛威始終認為篩查冠心病風險,始終都是驗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最值得做和最有效。無病徵的低風險人士,其實不宜胡亂做其他檢查。

「當每年例行檢查更是絕不可取,心電圖、超聲波尚且算低風險,電腦掃描和造影始終有輻射量,可積存體內。而積存越多,便越大可能會引發癌症。」

他解釋,冠心病的確診和治療需要經過多重驗證,有病人照一次電腦掃描便決定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俗稱通波仔),其實並非必要。「血管收窄了多少只是一個數據,血液是否流通、缺血是否嚴重等,都影響醫生決定治療方法。」同時亦要觀察脂質積聚的形態,有人血管收窄了七成,但因為脂質平均積聚,其實沒有阻礙血流,心臟沒有缺血,這樣的話可能只靠薄血藥物便可以治療。

「通波仔本身適用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或慢性病人在服藥後都無法控制病情。但手術本身有局限性,例如只能打通一段血管;即使在血管放入支架,亦只是將血管的其中一截撑濶,而且病人需要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有出血風險。」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一次檢測結果便作決定,尤其是沒有心絞痛病徵的人,應該按專科醫生指示進行壓力測試,透過運動或藥物刺激,加強心臟負荷,進一步評估心臟缺血的情況,才考慮下一步。

李沛威直言:「好多香港人『注重健康』,是無事無幹走去做一堆檢查,而不是改善飲食、戒煙戒酒及多做運動。」他呼籲大家回歸基本,減少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同時利用帶氧運動去協助調節血液中的膽固醇比例,並注重體重。

冠心病 高危族

1

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於50歲前患上冠心病先天型糖尿病原發性血壓和血脂過高症等

2

血液中含過高的總膽固醇(高於參考值5.2mmol/L)三酸甘油脂(高於參考值1.7mmol/L)

3

壞膽固醇(高於參考值3.3mmol/L)或過低的好膽固醇(低於參考值1.0mmol/L)

4

高血壓、糖尿病、超重、酗酒、吸煙、缺乏運動 

測試方法

方法

以時間為單位記錄心臟的電生理活動,通過皮膚上的電極探測心跳紀錄。心臟搏動時,竇房結會發出穩定的電流信號,以維持規律的心跳速度和節奏

方法

按指示在跑步機上步行或慢跑,刺激心臟活動,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時記錄心電圖,評估心臟在心臟負荷加重的情況下的心跳紀錄

風險

運動猝死

不適合

心絞痛、心力衰竭、血壓過高或嚴重心律不整人士

US 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 D級 不建議無病徵的低風險人士透過靜態或運動心電圖預測心臟病。目前亦沒有 I級 充份證據證明有關檢測結果,對無病徵的中及高風險人士帶來有用的額外診斷資訊。

方法

利用儀器經胸壁向心臟輸出高頻聲波,然後將接收的反饋聲波轉換成圖像,從而探測心臟結構,了解心臟整體收縮情況、心瓣運作等

風險

檢查準確度受制於操作員的技術,而且看不到冠狀動脈的情況

方法

透過高速多層螺旋電腦掃描器(MDCT),在每下心臟跳動瞬間掃描出多張心臟及心血管的橫切面圖片

風險

有一定輻射量,造影劑可能導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