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最新公佈的癌症數據,出現了一個「死亡交差」:就是死於前列腺癌的男士數目,已超越死於乳癌的女士數目,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多年的宣傳下,女士對乳癌的關注及敏感度高,但男士對談論前列腺疾病仍有忌諱。
在香港,前列腺癌近十年都是男性常見癌症的第三位,僅次於大腸癌和肺癌。因為患者較常見於50歲以上的男士,甚至有75%的患者是65歲以上的,在人均壽命越來越長的情況下,醫學界普遍認為前列腺癌的患者數目,只會有增無減。
目前針對前列腺癌篩檢主要透過肛門指檢及前列腺癌抗原檢驗。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醫生郭威明說:「第一步是觸診,從肛門作指檢,可以摸到前列腺背面。」但其準確性取決於執行醫療人員的技術和經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於肛門指檢異常的男士當中,超過80%並沒有前列腺癌;而約50%患有前列腺癌的男士,未能在肛門指檢中發現異常。
由於前列腺癌的病徵之一是排尿困難、變慢、變頻,所以也可作尿流速測試,客觀量化排尿的速度及份量,看看是否有問題。「再進一步就是進行超聲波檢查,甚至前列腺癌抗原化驗。」
前列腺癌抗原化驗是量度血液中的前列腺癌抗原水平。不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都可以令水平上升。衞生防護中心指,有高前列腺癌抗原水平的男士中,75%並沒有患癌;而約25%患有前列腺癌的男士未必會有高的前列腺癌抗原水平。
前列腺癌 高危族:50歲以上、長期缺乏運動、父兄等近親曾患前列腺癌
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認為前列腺癌抗原化驗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高,容易誤導男士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放射治療或荷爾蒙治療,D級 不建議用作篩查前列腺癌。
加拿大預防健康護理工作小組同樣不建議男士作前列腺癌抗原化驗。沒有證據顯示55歲以下及70歲或以上男士作該化驗後有效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對55至69歲男士亦沒有充份證據證明有潛在的好處。
睪丸癌比較常見於年輕男士,二十多歲及四十多歲是兩個高危族群。
一般無痛,只是一顆或兩顆睪丸會變硬變大,通常可以透過觸診發現陰囊有硬塊。像女士們自我檢查乳房,男士亦可自行檢查睪丸,比較兩顆睪丸的軟硬和大小,很容易可以發現異常。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議於洗澡時或後、陰囊皮膚放鬆時作自我檢查:
1
撥開陰莖,分別檢查兩顆睪丸。
2
用雙手檢查兩邊睪丸,將睪丸握在拇指及其他手指間輕輕轉動。
3
感覺一下有沒有硬塊,以及睪丸的大小、形狀及質感有沒有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