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說服老媽接受不在晚上跟著出走的老爸,讓她相信我們是有機會用手機尋父。
就算老爸去了匪夷所思的地方,都不會令我驚訝,一次又一次的尋父我們已習以為常,只會更加熟習尋找的竅門,亦明白了怎樣跟出走的老爸溝通而減輕尋找的困難,而最重要的是讓老媽對我們有信心——老爸會安全抵家!
自從多次發現老爸忘記將手提電話關機開始,我就留意「摺機」,這才發覺香港手機巿場原來缺乏定位功能的摺機,反之臺灣和南韓選擇更多。我感奇怪,香港與這兩個地方的人口老化情況相若,香港的銀髮巿場產品似乎不太貼心。
讓老爸在確診初期使用智能手機摺機實屬明智之舉,換作今天,老爸應該學不來了。
現在,出發尋父時,我會深吸一口氣,步伐有致,從容不迫,這是六年多的尋父生活鍛鍊的結果,我不再手足無措,學會保持冷靜。
我亦由路癡進化為睇地圖高手。
銀仔經驗:
1. 訓練患者視電話為隨身物品。
2. 訓練患者熟練怎樣使用電話,務必雙向訓練:
最壞打算,可能有一天,患者會忘記電話是電話,忘記自己電話的響鈴聲而不接電話。
3. 每天定時檢查患者的電話設定:
4. 在患者常穿的衣物縫上織嘜。
5. 可印製貼紙貼在常穿的鞋內。
6. 如果患者是女士,可以考慮配戴防走失手鍊或項鍊,在手鍊或項鍊加上印有患者姓名和家人聯絡電話的吊飾。
我老爸不願意配戴任何飾物,加鎖匙扣都不可以!
7. 如果患者使用枴杖,亦可加上印有患者姓名和家人聯絡電話的吊飾。
8. 如果患者有使用八達通習慣,可以記錄該八達通號碼。
九巴已經推行八達通尋人啟示系統,失蹤長者上車拍卡即有警號提示車長通報。
如果是自動增值八達通,當患者增值時,銀行會有記錄,在哪間商店曾經使用該張八達通都可以是追蹤資訊。
9. 記下患者個人資料,以防萬一,用作登尋人啟事或報警時使用。
10. 認知障礙症患者遊走常有發生,嚴重者更可能走失,如果頻繁程度令家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家人或可考慮跟醫生相量,調節藥物和藥量,希望減少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但是必須留意患者服藥後的反應。
11. 坊間流傳的「人口失蹤48小時後才能報警」,實屬傳聞。事實上,市民只要認為失蹤親友可能有生命危險,就算失蹤數小時,都可立刻報警求助。
如患者走失,家人遍尋不獲,應盡快報案,讓警方及早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