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我的老爸8 難得有單張!

【我的老爸】8 難得有單張!

四個月內,老爸見了三次職業治療師,每次大約需時一小時,每趟老爸都要做認知評估,評估分數每次都不同。

期間,有六次與心理治療師會面,每次大約需一小時至兩小時,初診時,我可伴著老爸;後段,治療師說因版權問題,我只能在診症室外等候;在最後一次會面,心理治療師講解老爸幾方面的能力評估結果,包括:推理能力,空間感,專注力、記憶力、執行能力。好消息,是排除了老爸患上抑鬱症的可能。

再到記憶診所覆診已是半年後。

「三方會診得出的結論是:他確診初期認知障礙症,沒有患上抑鬱症。」

「會開藥嗎?」

「他的認知評估分數,未達到開藥的指標。」

「私家醫生開的藥明顯能夠改善他的古怪行為啊,要等到爸爸病情轉差才可以開藥改善嗎?」我詫異。

「這樣吧,我開處方藥物,你們可到社區藥房購買。如果服這藥有成效,我們在下次覆診時再決定。另外,要留意服藥後的反應。」藥方上的藥物名稱跟私家醫生開的藥是相同的,我登時明白,這公院醫生要重新自行釐定為老爸的治療方案,私家醫生的診斷只供他參考。

「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做嗎?下一步可以做什麼?」

「這個非牟利組織將會在醫院舉辦講座,對象主要是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太太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醫生再在儲物櫃找到一份單張。

公務煩忙的醫生竟然會親自為我家找社區服務資料,可能覺得香港找這些資料不易?他又會為照顧者設想,我一向以為這是社工的工作——現實是醫務社工只提供服務予留院病人,職責不包括提供社區服務資訊予非留院病人。我曾經向醫院內的病人資源中心查詢,得到的回覆是找居住地區的社工,他們未能提供實質的社區服務資源資訊。非留院病人要在「公海」找社區資訊,大海撈針。

難得香港仍然有些有心的非牟利機構,提供社區支援和推廣教育活動,讓大眾認識這病和預防方法。

這次診症又一次否定了我對公立醫院醫生在傳聞中冷漠的形象。雖然在照顧老爸時遇上很多難關,但我深信只要心存善念,老天會眷顧我們的,遇上「仁醫」就是好例子。

銀仔經驗:

  1. 要了解作為「陪診員」這角色的重要性。認知障礙症患者有機會未能表達自己的病況,陪診員要事先了解清楚患者的背景和病情進展,才可有效地跟醫生溝通患者的需要。
  2. 到公立醫院就診,診症時間緊湊,建議大家做診前準備,先組織想跟醫生討論的重點,備妥相關文件,讓醫生有足夠資訊設定治療方案,增加診斷的效能。
  3. 認知評估會受外在因素影響結果,只供醫生參考,並不是醫生取決治療方案的唯一標準,家人無必要視此為金科玉律。
  4. 公立醫院醫生與私家醫生在藥物治療的取態和用藥指標各有不同,而藥物對患者的成效亦因人而異;有需要時,建議家屬多找一位醫生給予意見。
  5. 建議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人或照顧者參加相關講座,有助認識此症和學習照顧方法之餘,亦能為應對未來做好準備;亦可從中認識資深「同路人」,汲取同路人的經驗而學會照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