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
社協在2020年調查100位接受機構服務、60歲以上的在職基層長者,其中95%老人未能退休,因認為退休後不能應付生活開支

社協在2020年調查100位接受機構服務、60歲以上的在職基層長者:

  • 95%:未能退休,因認為退休後不能應付生活開支
  • 67%:完全不同意可以退休
  • 約6成:「做得幾耐得幾耐」

資料來源:社協《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

社工吳衞東坦言,受訪者普遍相信要工作至走不動、多病痛的年紀,才會停工:「嚴格而言是沒有退休規劃,雖然會鼓勵他們,但現實好艱難。好些個案的月薪約一萬元,劏房租金4,500元,如不工作只拿長者生活津貼、綜緩,連租金也未必夠付。」

1 / 2

社福機構提供50+創業課程,協助退休人士計劃職涯,開展人生下半場。

STORY - 針線編織 保安員的創業夢

阿琼60歲任職保安多年,想到老後就業競爭力降低,心裡很彷徨:「有誰會繼續聘請我?可做什麼維生?」自「入五」後,她一直想創業,發展一門能幫補家計的手藝。

年輕時有車衣經驗,她因此報讀社福機構的50+創業課程,學習車布袋、開網店。然而技藝生疏多年,從頭磨練比想像中困難,「不知弄傷了手指多少遍,朋友也反對,認為即使布袋多漂亮,賺的錢很少。」心情起伏,成品也未及水準,阿琼決心埋頭苦練,上網研究流行款式,嚴選布料配飾,每天的工餘時間都花在衣車上。

「我性格不服輸,決心一定要成功。」練習半年,她終於做出滿意的布袋。機構安排她和同學擺市集,嘗試小本創業,磨練銷售技巧。她同時兼顧保安正職,生活樂趣和收入也比以前多。一針一線,交織出她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香港50+基層就業服務

 
香港仔坊會「鑽出耆職計劃」為退休人士提供就業輔助,例如提供長者職位空缺資訊、求職資助,協助計劃職涯。

1. 求職可領津貼

香港仔坊會鑽出耆職計劃

香港仔坊會2021年起開展為50+而設的「鑽出耆職計劃」,服務包括工作配對、職業輔導、再就業課程、導師培訓、招聘會等。眼見失業人士因經濟困難影響求職表現,計劃對合資格人士提供不多於$1,000的資助,應付求職開支,例如購入合適工衣、染髮改善儀容、支付考牌費用等。

計劃蒐羅的職位空缺大多屬服務性行業,如餐飲、清潔、物管,小部份為文職。社工李桂林形容服務十分「埋身」,團隊會把合適工作個別WhatsApp給求職者,曾有求職者不懂寫字或不諳廣東話,就交由義工支援,「起碼讓他懂寫姓名和住址」。

搵工之餘,計劃亦著重以再培訓、再創業課程,如電腦應用、車衣或飾物製作創業、咖啡導師、網店創業等,助50+拓展職涯,「上完課便一起到市集或網上售賣,雖然初期收入未必夠維持生計,但得到的滿足感,有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

計劃對象

50歲或以上

服務內容

  • 職位空缺資訊
  • 臨時求職經濟援助
    以實報實銷方式,為失業或開工不足的人士提供不多於$1,000資助
    申請資格:
    • 50歲或以上持香港身份證人士,沒有領取綜援
    • 正在香港求職
    • 入息限額:$11,000
    • 資產限額:$102,000
    • (根據社署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釐定)
  • 工作配對
  • 就業輔導
  • 再就業課程
  • 導師培訓課程
  • 入職後跟進服務
  • 每年四次招聘會

費用

工作配對服務及就業輔導:免費

課程:部份免費,部份需付數十至數百元

查詢

香港仔坊會尚融坊林基業中心

香港仔石排灣邨停車場底層2樓1號

電話:2762 0401

鑽出耆職計劃FB專頁

(計劃暫至31/3/2024)

2. 關顧長期病及傷殘人士

香港復康會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

患長期病或肢體傷殘的人士,可先與社工會面,社工了解求職者的身體狀況及工作經驗後,會協助制定就業計劃,配對合適工作。空缺以文職為主,或配合中心提供的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先上課再實習。

註冊社工何嘉賢指,服務著重提供輔導,關顧求職者心靈,「以中風人士為例,他們的肢體、認知、言語能力未必能復元到從前的狀態,例如以往月薪有二、三萬元,現在可能只有數千元,要讓他們調整期望,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動力。」求職者可加入社交小組,加強面試技能、職場適應能力,並擴闊朋輩網絡,與同路人互相支援。

計劃對象

年滿30歲、因疾病或意外導致肢體傷殘或長期病患

服務內容

  • 職位空缺職訊
  • 工作配對
  • 就業輔導
  • 再就業課程
  • 定期舉辦心理社交小組
  • 按參加者意願及長處,安排義工工作
  • 入職後跟進服務

費用

免費

查詢

九龍藍田復康徑7號1樓

電話:2534 3588

屯門大興邨興昌樓地下26-33號

電話:2816 6113

薄扶林沙灣徑7號地下

電話:2534 3588

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長者就業支援計劃」為退休人士提供就業輔助,例如提供長者職位空缺資訊,協助計劃職涯,讓求職者好好裝備自己。

3.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

「長者就業支援計劃」

支援55歲或以上的求職者。求職者登記後,先會接受就業輔導,聽取就業建議。機構亦會恆常舉辦就業課程,例如提升溝通技巧、紓緩工作壓力等,讓求職者好好裝備自己。

計劃對象

55歲或以上

服務內容

  • 工作配對
  • 就業輔導
  • 入職後跟進服務
  • 就業課程

費用

免費

查詢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總辦事處

黃大仙下邨龍華樓地下101-106室

電話:2326 6805

長者就業支援計劃

政府助就業

政府為中高齡人士提供的就業支援,主要見於僱員再培訓局及勞工處。前者委任約80間社福機構,每年開辦涵蓋不同行業的再培訓課程,部份設就業跟進服務。勞工處則於2018年起推出中高齡就業計劃,以津貼鼓勵僱主為40+求職者提供培訓,留任足三個月的獲聘者會獲發津貼。

4. 僱員再培訓局

提供各類型再培訓課程,範疇廣泛,涵蓋行業包括酒店、旅遊、交通、美容、飲食、物業管理、健康護理等。全港亦設有約400間培訓中心,部份設有就業輔導組,為畢業學員安排職業選配及轉介。

計劃對象

年滿15歲、學歷為副學位或以下人士

服務內容

  • 就業掛鈎課程
    • 為失業人士而設的全日制課程,涵蓋多個行業,讓學員掌握就業所需技能
    • 出席率達八成的學員,可使用三至六個月的就業跟進服務
    • 為期七天或以上的課程設有再培訓津貼
  • 技能提升課程
    • 失業及在職人士皆可報讀,一般為半日或晚間制,協助學員提高本業技能
    • 學費視乎入息水平。月入低於$12,500,可豁免繳費;月入$12,501-$20,000,可申請高額資助學費
  • 通用技能課程
    • 職業語文、資訊科技應用、個人素養

費用

視乎課程而定

查詢

電話:182 182

僱員再培訓局

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為退休人士提供就業輔助,例如提供長者職位空缺資訊,協助退休人士計劃職涯。

5. 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

服務40歲或以上、在最近一年內失業不少於一個月的求職者。參與計劃的僱主獲勞工處資助,會為獲聘者提供在職培訓,一般為三個月,60歲或以上者則為六個月。

而受聘時滿60歲的僱員,如於培訓期內留任滿三個月,可向勞工處申領每月最高1,000元的留任津貼。

計劃對象

40歲或以上、在受聘日期前1年內失業不少於1個月的求職人士

服務內容

  • 職位空缺資訊
  • 獲聘後可獲在職培訓
  • 留任滿三個月的60歲或以上僱員,可獲留任津貼

費用

免費

查詢

電話:2150 6398(中高齡就業計劃)

中高齡就業計劃勞工處年長求職人士專頁

勞工處共13間就業中心及電話就業服務中心,均提供就業諮詢服務,求職人士可以與就業主任會面,討論就業需要,改善求職技巧,進行職業志向評估,並索取培訓課程資訊。此外,勞工處為飲食業、零售業及建造業特設三個招聘中心,不時舉辦大型招聘會。

INTERVIEW - 明愛:勞動友善社區

明愛社工蔡蒨文自2022年起透過勞動友善社區計劃支援清潔工人。在清潔這一行,長者人數佔了六成,這計劃先提供健康服務,逐步讓工人連結社區,再建立自尊,幫助他們擴闊人生下半場。

香港清潔工年齡中位數64歲

香港清潔工:

  • 年齡中位數64歲
  • 六成人達61歲
  • 全港外判清潔工人數超過2.7萬

資料來源:明愛

公屋外判清潔工月薪約$10,000
  • 公屋外判清潔工月薪約$10,000
  • 食環署清潔工約$14,000,對體能要求較大,需搬運較多重物
  • 最低工資委員會在2022年的報告:全港0.5%僱員收取最低工資,當中清潔工佔17%,是除了「地產保養管理」以外,待遇最差的勞工界別

 

蔡蒨文指不少工人把薪金與自我形象掛勾:「矮化自己,自覺是剩餘的,沒選擇只能做清潔。」他們以往大多從事餐飲、運輸、服務業,由於疫情被裁員,或因年紀自覺難就業,便進入了清潔行業。「他們很怕失去工作,所以面對剝削,例如染疫不獲有薪病假、公司拒買勞保,都會啞忍。」

數碼鴻溝下,這些長者難以接觸就業資訊,也沒有意識再培訓或轉工,很多清潔工一做便是十年八載。職齡長,但職業階梯很短,普遍每兩三年續約,職位只會「橫向移動」,例如從掃街組轉到水車組,甚少晉升,工資低微,不會有長期服務金。

蔡蒨文坦言,基層長者往往覺得生涯規劃不太可行:「但我們很想他們知道,定義你的不是那40元或59元時薪,而是人生其他東西。藉著回顧人生經歷,向社區分享,可看到自己的價值」。

明愛會從這三方面支援工人:

明愛會從健康、安全、尊嚴三方面支援退休工人,協助計劃職涯。

1

健康
八成清潔工身體勞損,沒有運動習慣,令勞損惡化。社工聯同醫護團體,到垃圾站為他們提供健康檢查,並以中醫診療、物理治療、拉筋班、情緒輔導等作支援。「先在日常生活改善健康,這亦是工友最容易接受的服務。讓他們感到secure(安心),才有下一步。」

2

安全
改善工作環境,例如更新垃圾站內的急救物資;講解急救知識;與設計學院合作改善清潔用具以減緩勞損。間接提升安全意識,讓他們建立主動回應不公處境的意識。

3

尊嚴
透過社區連結,讓他們發掘自我價值,提升尊嚴。例如連結工人及居民,共議如何改善垃圾收集方式;到學校以「真人圖書館」方式向學生分享人生經驗。蔡蒨文指,這不單是讓大眾閱讀工友,更著重與工友回顧人生歷程,整合所珍視的價值、可向大眾傳承的見識。「當他說出來,眼睛會發光,提到考滅蟲牌照、混和藥水,都可以很自豪。不要看輕與社區結緣的影響力。」

蔡蒨文相信,當工人看見更立體的自己,並且進入社區,接觸其他社會服務,可擴闊對生活的想像。「這些改變未必馬上變為職業,袋到錢,但可以令他看見其他可能性,嘗試進入active aging。」

STORY - 程展緯 藝術家做清潔

藝術家程展緯一直關注勞工權益,曾任職港鐵外判清潔工。他直言行業制度剝削,工人敢怒不敢言,也缺乏談判能力。例如前一天才通知翌日需否上班;人手短缺就不許放假,要求連續上班大半個月;培訓制度空泛,例如學習新機器只有口頭教學,沒時間讓工人逐一操作。「年輕人學習有程序,這裡沒有,錯了就駡。」

雖然不滿待遇,但工人往往無力反擊。「轉職新工種要好大勇氣,他們沒有空間嘗試。尤其工作已扣連家庭角色,例如下班後剛好可回家煮飯,就怕另一份工不能如此安定。」福利政策某程度上也限制了工人的職涯想像。以長者生活津貼為例,收入為$10,580內的單身人士,可獲每月$4,060津貼,部份長者會執意尋找符合收入限額的工作,「所以現在食環薪金增加,他們就轉兼職。」程展緯形容這是基層長者的枷鎖。

他強調有必要連結工作性質與勞動者身份的關係:「弄污地方時有沒有想過是由老人清潔?制度上有什麼措施可回應?」職場以外,要讓大眾知悉:「正如米奇老鼠若由長者扮演,你還會不會拉著他跳來跳去?減少掉垃圾,可否不止環保緣故,還因為老人?」

03/09